夔门即事

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

人入恭南多附赘,山从夔子尽侵云。

竹枝旧曲元无调,曲米新篘但有闻。

试觅清泠一杯水,筒泉须自卧龙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峡谷中穿行,风景和气候都难以形容,酷热的阳光混杂着湿热的瘴气。
人们进入恭州(今重庆一带)常感到身体不适,仿佛多了许多负担,连山峦也仿佛从夔州(今奉节一带)开始就直入云端。
古老的竹枝歌谣原本就没有固定的旋律,新酿的曲米酒只有香气四溢。
我试图寻找一捧清凉的水,那泉水唯有卧龙(传说中的龙)才能分得如此清澈。

注释

峡行:在峡谷中行走。
袢暑:酷热的暑气。
恭南:恭州,古代地名,今重庆一带。
夔子:夔州,古代地名,今奉节一带。
竹枝旧曲:古老的竹枝歌谣。
曲米新篘:新酿的曲米酒。
清泠:清凉。
筒泉:竹筒引出的泉水。
卧龙:传说中的龙,这里指泉水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夔门即事》,描绘了作者在峡行时所见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首句"峡行风物不堪论"表达了诗人对峡中环境恶劣的感叹,接下来的"袢暑骄阳杂瘴氛"进一步渲染了炎热且湿热不适的气候条件。"人入恭南多附赘"暗示了当地人口密集,生活繁重,而"山从夔子尽侵云"则描绘了山势险峻,直插云霄的景象。

诗人提到"竹枝旧曲元无调",可能是指当地的音乐特色,或是借竹枝曲表达生活的单调乏味;"曲米新篘但有闻"则写出了当地可能以米酒为日常饮品。最后,诗人渴望找到一丝清凉,"试觅清泠一杯水,筒泉须自卧龙分",表达了对清澈泉水的向往,认为只有卧龙般的山泉才能带来片刻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夔门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气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清凉宜人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词二首(其二)

忆昔龙门化,曾容雁塔陪。

逡巡九闰过,迢递一书来。

未报错刀赠,惊传丹旐回。

辰阳隔江渚,空些楚词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词二首(其一)

拱璧温无颣,深兰远自芳。

清班孤玉笋,薄宦老铜章。

传业麒麟子,承家鸿雁行。

门阑自簪笏,吾独憾堂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十月朔客建业不得与兄弟上冢之列悲感成诗

岁已看成暮,身今未得归。

风尘孤泪尽,霜露寸心违。

南涧新流水,西山旧落晖。

烟松应好在,宿草定成非。

逝水方东去,浮云浪北飞。

危魂先自断,不待更沾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丙午新年六十一岁俗谓之元命作诗自贶

岁复当生次,星临本命辰。

四人同丙午,初度再庚寅。

长狄名犹记,沙随会若新。

童心仍竹马,暮境忽蒲轮。

镜里全成老,尊前略似春。

三年归汶上,千日卧漳滨。

刚长交新泰,阴消脱旧屯。

网蛛萦药裹,窦犬吠医人。

窗下乌皮几,田间紫领巾。

鲵渊方止水,鲲海任扬尘。

波匿观河见,维摩示病身。

颦端还一笑,默识幻中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