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

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

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前村。

独醒楚子真多事,共醉愚溪百尺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是谁带着酒来访子云,连鸡犬也被唤得奔跑相迎。
门前没有车马只留下青苔蔓延的小径,坐在池台边竹影覆盖了酒杯。
美好的月光邀请人们留住夜晚的余晖,急促的雷声催促着雨过邻村。
独自清醒的楚子真是多情,让我们一起在愚溪边醉倒,浑然不觉水深百尺。

注释

何人:指代某个人。
子云:古人名,这里借指友人。
惊奔:受惊而奔跑。
车马:代指贵客或显赫人物。
苔侵径:小路长满青苔,表示人迹罕至。
疾雷:快速的雷声。
过前村:指雷声从村庄前方传来。
独醒:形容人清醒独立。
多事:此处指楚子多情,愿意与人共饮。
浑:浑然,全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筠庄溪亭举行的等待明月聚会的情景。诗人以轻松愉快的笔触,勾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宾客们带着酒菜来到聚会地点的情形,他们的声音甚至惊扰到了家禽,使其四散逃跑。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 表明这是一个偏僻幽静的地方,门前不见车马喧哗,只有苔藓慢慢爬满小径。诗人选择就座于池塘旁的亭子,四周被茂密的竹林所笼罩,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在的氛围。

"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前村"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期待美好月光的到来,并希望宾客们能够停留下来欣赏。同时,也预示着天气可能会有所变化,疾风暴雨或许即将到来。

"独醒楚子真多事,共醉愚溪百尺浑"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自我解嘲。"独醒" 指的是诗人自己在聚会中保持清醒,与其他醉酒的人们形成对比,而"多事" 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考。最后,"共醉愚溪百尺浑" 强调了诗人愿意与朋友们一同沉醉在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愉悦的心境中,即使是愚钝不解世事,也愿意放下烦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际之谐以及内心世界之复杂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题子阳监丞见一庵

云间幽好许谁参,十亩林园拥舍南。

隐几献花真不二,举杯邀月但成三。

着鞭有路非吾乐,弹铗无求只自甘。

吾亦营巢老深竹,肯分华榜共名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题兴教寺

云开岫幌隐禅扉,高屋凭虚面翠微。

午枕有香清蝶梦,晚林无路送鸿飞。

一丘一壑真吾事,三沭三薰悟昨非。

山意有情留倦客,树头谁道不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明叔郎中海月吹笛图

天上星郎骑省孙,兴随孤月到无垠。

浮槎夜入鱼龙宅,横竹秋生海岳云。

控鲤丹成终独往,骑鲸仙去杳难群。

纷纷世上知君少,画笔犹能续异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福唐郡园清閟亭

公馀自种南阶竹,好事风流今未闻。

但得七人来结友,何须千亩比封君。

风梢不定微藏日,雨叶初乾薄带云。

自是甘棠人爱惜,不忧寒谷遇樵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