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夕知何夕,吾年且暮年。
劳生斫桂斧,游宦逆风船。
幸不愁婚嫁,何须问计然。
男儿有门户,温饱故随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偶成二诗(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晚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首句"今夕知何夕"以疑问起笔,暗示时光匆匆,不知今夕是何年,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吾年且暮年"直接点明诗人已步入晚年,心境中充满了对岁月老去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劳生斫桂斧,游宦逆风船"运用了比喻,将人生的辛勤劳碌比作砍伐难以成材的桂木,形象地描绘出仕途奔波的艰难,以及逆境中的挣扎。"逆风船"象征着在仕途中遭遇的困难和挫折。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幸不愁婚嫁,何须问计然",庆幸自己无需为婚姻大事忧虑,暗示生活重心不在琐事上,而是更看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计然"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此处借指世俗的谋略和算计。
最后两句"男儿有门户,温饱故随缘",诗人强调男子应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必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丰裕,而是要满足于基本的温饱,顺其自然,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虞俦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晚年生活的沉思与超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不详
积阴成久雨,浃日掩三辰。
吏已疲祈祷,天方杀怒嗔。
但愁云似墨,那顾月如银。
辜负中秋约,姮娥莫妒人。
问讯苍官旧,掀髯肯见临。
笑谈驱酷暑,朝夕托清阴。
便引夷风至,宁容盾日侵。
北窗高卧处,靖节是知音。
深深松竹隐禅房,更渡溪桥暂解装。
但喜还家无数日,不知行路过重阳。
白衣送酒劳相问,黄菊依人未肯芳。
珍重山僧能会意,殷勤扫榻为烧香。
此去家山仅两程,不烦鸟语苦丁宁。
烟花三月忙中过,风雨连宵梦里听。
问雁呼卿情大薄,闻鸡起舞意还醒。
年来纵迹浑无定,渠亦相怜水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