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北风萧萧鸣且歇,短日悠悠生复灭。

朝含沧海满天云,暮断行人千里雪。

初通壑谷气先冷,渐蔽郊原路疑绝。

并包华夷德岂薄,改造乾坤事尤谲。

驱除已与尘滓隔,濯溉终令枯槁悦。

相持始信竹柏劲,易败可嗟萑苇折。

垂条巧缀如自爱,眢井随形呀且缺。

飞檐䡾䡾驾长浪,巨壁林林倚精铁。

弊衣或有骭犹冻,荒宴谁能耳偏热。

壮夫抚剑生锐气,志士扃门养高节。

已开襟胸绝烦愦,更足沟塍慰空竭。

虽无酒醴发嘲笑,亦有诗谣恣搜抉。

新阳仿佛送镵凿,旧径参差分曲折。

留当屐齿印崖石,徙倚长松看寥泬。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北风吹过,声音渐止,短暂的日头升起又落下。
早晨天空布满沧海般的乌云,傍晚则覆盖千里,行人踏雪前行。
山谷初通,寒气逼人,郊野之路似乎消失在视野中。
包容万物,德行深厚,改造天地之事尤为奇特。
已与世俗隔绝,洗净万物,使枯木重焕生机。
竹柏坚韧,对比芦苇易折,让人深信。
低垂的枝条巧妙地挂着,像自我欣赏,废弃的井口依稀可见。
屋檐如浪花翻滚,巨大的墙壁坚固如铁。
即使破衣寒颤,荒凉的宴席上无人热烈交谈。
壮士握剑,充满锐气,志士闭门,坚守高洁。
胸怀开阔,远离烦恼,沟渠田陌更能带来安慰。
虽无美酒欢笑,诗篇却能激发思绪。
新年的气息仿佛在激励人们,旧路蜿蜒曲折。
留下足迹在崖石上,长久倚松,欣赏空旷。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凄厉。
歇:停止。
悠悠:漫长、缓慢。
沧海:形容乌云密布的天空。
行人:路上的行人。
壑谷:山谷。
华夷:华夏与外邦。
乾坤:天地。
尘滓:污垢、尘埃。
濯溉:洗涤灌溉。
相持:相互对抗。
眢井:废弃的井。
飞檐:屋檐翘起。
弊衣:破旧的衣服。
壮夫:勇猛的人。
志士:有高尚节操的人。
寥泬:空旷寂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咏雪》,诗人以北风、短日、沧海云雪等自然景象描绘出冬日严寒的气氛,进而借雪的覆盖象征社会变革中的包容与涤荡。"并包华夷德岂薄"表达出作者对包容不同文化的大度,"改造乾坤事尤谲"则揭示了改革的复杂和艰巨。接下来,诗人通过竹柏与萑苇的对比,赞美坚韧不屈的精神,又以破败衣物和荒凉宴会的场景,反映世态炎凉。然而,即使在困苦中,士人仍能坚守志节,以诗歌抒发内心情感。最后,诗人期待春天的到来,以及雪后新路的开辟,寄寓着希望和坚韧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七)石屏路

石屏不见刀斧痕,石下初谁得行径?

千骑来时停管弦,月明更觉山中静。

形式: 七言绝句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九)幽谷晚饮

先生卓难攀,材真帝王佐。

皎皎众所病,蜿蜿龙方卧。

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课。

幕府既多暇,山水乃屡过。

旌旗拂蒙密,车马经坎坷。

爱此谷中泉,声响远已播。

槎横势逾急,雨点绿新破。

旁生竹相围,竦竦碧千个。

遥源窅难窥,磐石坦如磋。

游鳞戢可数,飞鸟嘤相和。

援琴薰风后,结宇寒岩左。

觥筵已得月,金纨尚围坐。

心如合逍遥,语不缀招些。

一时耸传观,千载激柔懦。

《甘棠》诗之怀,岘首泪尝堕。

况此盛德下,襦裤人所荷。

不假碑刻垂,栋牖敢隳挫。

当今甲兵后,天地合轗轲。

先生席上珍,岂忍沟中饿?

毋徐黑轓召,当驰四方贺。

形式: 古风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六)庶子泉

琅琊石泉清照人,里无泥沙表无尘。

风翻日炙夏潦尽,古练一匹常奫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一)琅琊泉石篆

阳冰绝艺天下称,琅琊石篆新有名。

初留泉涯俗谁顾,一日贵重繇先生。

古今书法不可数,犹有字本存于经。

我于八体未曾学,虽得此字宁能评?

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

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

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

奇形挺若耸崖巘,险势直恐生风霆。

雨来莽苍龙蛟起,秋入寥泬星斗明。

先生七言载其侧,为地自与丘山平。

先生抱材置荒郡,有若此字存岩扃。

当还先生坐廊庙,悉引万事归绳衡。

遂收此字入秘府,不使日灼莓苔萦。

高材重宝不失一,唐舜汤禹宁非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