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九)幽谷晚饮

先生卓难攀,材真帝王佐。

皎皎众所病,蜿蜿龙方卧。

卷彼天下惠,赴此一郡课。

幕府既多暇,山水乃屡过。

旌旗拂蒙密,车马经坎坷。

爱此谷中泉,声响远已播。

槎横势逾急,雨点绿新破。

旁生竹相围,竦竦碧千个。

遥源窅难窥,磐石坦如磋。

游鳞戢可数,飞鸟嘤相和。

援琴薰风后,结宇寒岩左。

觥筵已得月,金纨尚围坐。

心如合逍遥,语不缀招些。

一时耸传观,千载激柔懦。

《甘棠》诗之怀,岘首泪尝堕。

况此盛德下,襦裤人所荷。

不假碑刻垂,栋牖敢隳挫。

当今甲兵后,天地合轗轲。

先生席上珍,岂忍沟中饿?

毋徐黑轓召,当驰四方贺。

形式: 古风

翻译

先生才华出众难以企及,实为帝王的辅佐之才。
他的光明磊落被众人诟病,如同潜龙未起时的蜿蜒曲折。
他揽天下恩泽,投身于郡县政务。
幕僚闲暇之余,他常游历山水。
旗帜在雾气中飘扬,车马行经崎岖道路。
他喜爱山谷中的泉水,清音远播。
树枝横斜,水流湍急,雨滴打在新绿的竹叶上。
竹林环绕,翠色千重,源头深远难以探寻。
鱼儿敛藏,鸟鸣相应,如诗如画。
他在薰风之后弹琴,寒岩之侧建屋。
宴席上酒香四溢,华服之人围坐。
心境悠然自得,言谈间充满智慧。
一时之间,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激励后世。
想起《甘棠》诗的典故,不禁泪洒岘首。
在如此高尚德行之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无需刻碑铭记,他的栋梁之才不容动摇。
战乱之后,天地动荡,先生仍是珍宝。
怎能忍心让贤才饿死?
勿需慢慢等待,应立即派人向四方宣告他的美德。
先生的座上宾,值得天下人庆贺

注释

卓:超群出众。
帝王佐:帝王的重要辅臣。
蜿蜿:形容蜿蜒曲折。
磐石:坚固的大石头。
轗轲:比喻艰难困苦。
黑轓:黑色的车帷,代指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九)幽谷晚饮》。诗人以崇敬之情描绘了一位难以企及的贤者形象,他如同帝王的辅佐,才华出众却低调谦逊,深藏不露。他在繁忙政务之余,常游历山水,享受自然之美,泉水声声,竹林环绕,环境清幽。诗人赞美他的高尚品德,认为他的影响力超越时间和空间,能激励人心,犹如《甘棠》诗中的典范。在和平时期,他关心民生疾苦,不愿看到人才被埋没。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先生的敬仰,希望他能在国家动荡之际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非沉寂于地方。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曾巩对道德楷模的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六)庶子泉

琅琊石泉清照人,里无泥沙表无尘。

风翻日炙夏潦尽,古练一匹常奫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一)琅琊泉石篆

阳冰绝艺天下称,琅琊石篆新有名。

初留泉涯俗谁顾,一日贵重繇先生。

古今书法不可数,犹有字本存于经。

我于八体未曾学,虽得此字宁能评?

高文老笔又所爱,欲叙仿佛辞非精。

笔端应驱鬼神聚,笔妙夐与阴阳争。

刻雕万象出冥昧,不见刀斧曾经营。

奇形挺若耸崖巘,险势直恐生风霆。

雨来莽苍龙蛟起,秋入寥泬星斗明。

先生七言载其侧,为地自与丘山平。

先生抱材置荒郡,有若此字存岩扃。

当还先生坐廊庙,悉引万事归绳衡。

遂收此字入秘府,不使日灼莓苔萦。

高材重宝不失一,唐舜汤禹宁非朋。

形式: 古风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二)游琅琊山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

䡾䡾架梁栋,辉辉刻琼瑰。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

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

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

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形式: 古风

招隐寺

一径入松下,两峰横马前。

攀缘绿罗磴,飞步苍崖巅。

昔人此嘉遁,手弄朱丝弦。

想当林间月,独写山中泉。

此乐非外得,肯受世网牵。

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偏怜最幽处,流水鸣溅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