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晚烟归柳绿条苗,客馆春寒夜寂寥。
梦又不成花又落,月明分付可怜宵。
这首宋朝周密所作的《春夜》诗,描绘了春夜特有的宁静与哀愁。诗中以“晚烟归柳绿条苗”开篇,巧妙地将晚霞、柳树和嫩绿的枝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幅春日傍晚的清新画面。接着,“客馆春寒夜寂寥”一句,笔锋一转,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喧嚣、充满孤独感的旅店之中,春夜的寒冷与寂静更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情绪。
“梦又不成花又落”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哀愁氛围。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主人公不仅无法入梦,连窗外的花朵也在悄然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月明分付可怜宵”一句,诗人将满月的光辉赋予了怜悯之情,似乎在为这孤独的夜晚和无法释怀的情感寻找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夜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着人生的无奈与哀愁。
不详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苕边鸥汎处,净绿昼愔愔。
老柳花狼藉,新秧水浅深。
烟生遥岸白,云过半溪阴。
容与归桡晚,闲莺相棹吟。
百世人传十字碑,春秋圣笔著褒辞。
龟趺十丈知何用,徒使刘叉笑退之。
当年食粥老尚书,乞米长安李大夫。
饥死只今谁裹饭,可怜曼倩羡侏儒。
幽栖尘不到吟边,闲爱抄书静爱禅。
墨本双钩临曲水,素琴三叠忆斜川。
笋簪雨足初抽玉,柳茧春寒未漂绵。
病懒不生槐蚁梦,西畴种秫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