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探访建溪归宗岩,宿于听泉阁的所见所感。首句“葛巾随地留芳迹”,以葛巾轻盈飘逸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洒脱与自然之美的融合,留下了一路的芳香痕迹。接着“翠壁清林把烛行”,生动展现了夜色中,诗人手执烛光,穿行于青翠的山壁与清幽的树林之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山接幔亭多紫气”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仿佛连接着传说中的幔亭,弥漫着紫色的祥瑞之气,暗示着神秘与超凡脱俗的意境。紧接着“夜来蓬阁动泉声”,则通过夜间的泉水潺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仿佛大自然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名都合有沧洲胜,冬日还知桂树荣。”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观的向往与赞美,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桂树依然繁茂,彰显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最后,“白首子真终不改,看云坐石得吾生。”诗人以“子真”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年岁已高,但心志不变,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终在云中坐石,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