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徐学正曦叔寄题其尊翁晚香卷

徐君素高尚,雅志难适俗。

慕彼柴桑翁,种此篱下菊。

黄花秋正繁,白酒时一漉。

一觞聊独倾,三嗅仰馀馥。

有儿抱遗经,典教濂溪曲。

迎养固靡遑,时奉千里禄。

较之五男儿,此时亦已足。

何当结比邻,岁晚相往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名为《为徐学正曦叔寄题其尊翁晚香卷》。诗中描绘了对一位高洁之士徐君的赞美,以及对其父亲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先,诗人以“徐君素高尚,雅志难适俗”开篇,赞扬了徐君的高洁品质和不随波逐流的雅致志趣。接着,通过“慕彼柴桑翁,种此篱下菊”这一句,巧妙地将徐君与东晋时期的陶渊明相联系,借以表达徐君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黄花秋正繁,白酒时一漉”描绘了秋季菊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主人在酒香四溢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情景。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主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一觞聊独倾,三嗅仰馀馥”进一步刻画了主人独自品酒赏菊的悠闲生活,通过“一觞”、“三嗅”的细节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

随后,诗人转而描述了徐君的家庭责任与孝道:“有儿抱遗经,典教濂溪曲。迎养固靡遑,时奉千里禄。”这里提到徐君不仅有儿子陪伴,还遵循着周敦颐(濂溪先生)的教育理念,孝顺地照顾年迈的父亲,并时常为他提供远在他乡的俸禄。这体现了徐家的和谐与孝敬传统。

最后,“何当结比邻,岁晚相往复”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徐君成为邻居,共享晚年生活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君及其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高洁品质、自然美景、家庭和谐与孝道传统,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生活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

我家住锡麓,君家住吴城。

相去百里近,一日孤帆程。

君才日方茂,我鬓日已白。

相逢一笑间,共作京华客。

君今忽归去,别我将晨征。

怀哉旧猿鹤,写此丘壑情。

丘壑不可恋,宜奋青云志。

长安三月春,沽酒待君至。

形式: 古风

五月蒙赐衣五端

自知素蹇劣,谬忝列近侍。

孰云载笔勤,清禁日无事。

圣心念长夏,恩以絺绤赐。

感激既盈襟,持归复满笥。

光荣动邻曲,喜色见僮婢。

服之固难忘,无补独深愧。

形式: 古风

偶成题画

玉署坐凉思,野人忝簪缨。

谬以染翰职,遂得陪群英。

疏雨澹东旭,嘉树荫西清。

乐兹馆阁静,悠然抱閒情。

于焉弄豪素,涧谷纷纵横。

幽径遵曲岸,鸣泉绕孤亭。

同游固未暇,寓目犹可并。

菲才惜何补,生幸承休明。

形式: 古风

独善堂为施惟政赋

穷达虽不同,在我固无异。

独善与兼善,此道一而二。

施君素高尚,衡阳久藏器。

虽曾佐花县,牛刀聊小试。

未几即归休,自谓犹未至。

筑堂南面岳,相高争气势。

讲道通天人,读书饱经济。

迟当达天朝,揄扬明至治。

不见有莘士,躬耕岂忘世。

幡然一旦起,惠泽苍生被。

君今已白头,明时幸遭值。

愿言发其蕴,青云奋高志。

勿效栖栖人,林居事幽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