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见三江口木芙蓉盛开

江上秋花无数生,红红白白照江明。

当年茂苑看曾厌,今日荒村望急惊。

泣雨羁臣愁去阙,歌风艳女惜倾城。

萧条欲别那拚得,移向东篱配菊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江面上开满了无数的秋花,红白相间照亮了江水。
当年在繁华的茂苑看花已感到厌倦,如今在荒凉的村庄远远望去却心生惊慌。
落泪的流放者为离开京都而悲伤,美丽的女子也为美景不再而惋惜。
面对这萧瑟景象,想要告别却难以割舍,只能将它们移到东边的篱笆旁与菊花相伴。

注释

江上:江面。
秋花:秋天的花朵。
生:生长。
红红白白:红色和白色的花朵。
照:照亮。
江明:使江水明亮。
茂苑:古代的园林,这里指繁华之地。
曾厌:曾经感到厌倦。
荒村:荒凉的村庄。
望急惊:远望而心生惊慌。
泣雨:流泪如雨。
羁臣:被流放到外地的官员。
愁去阙:因离京而忧愁。
歌风:赞美风的歌曲。
艳女:美丽的女子。
惜:惋惜。
倾城:全城为之倾倒。
拚得:舍得。
东篱:东边的篱笆。
配菊英:与菊花相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面上秋花盛开的景象,红白相映,倒映在江水中,显得明亮而绚丽。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回忆起往昔在繁华茂苑时对这些花朵的熟视无睹,而今身处荒村,看到同样的花儿却感到惊心。战后的凄凉,让诗人联想到自己作为流离失所的羁臣,心中充满愁苦,怀念着京都的繁华。同时,他也感慨那些如花般美丽的女子,她们的青春和美貌如同倾城之色,也在战乱中消逝。

诗人面对这凋敝的景色,内心无法平静,舍不得与这江上秋花作别。他决定将这些花朵移植到东篱下,与菊花为伴,似乎借此寄托他对故国和美好过去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木芙蓉的盛开与衰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兵后复还白岩山所舍作

脱命归来意恍然,馀生堪喜亦堪怜。

财逢乱世真如土,人到穷途始信天。

问讯比邻晡爨后,呻吟儿女夜灯前。

明朝又作安西计,饭后谁家沁雪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百年访古此徘徊,更上山椒扫草莱。

一脔地腴胡马瞰,数围天险化龙开。

时闻营籍传谣曲,谁见禅宫离劫灰。

李白不生王谢歇,西风日落凤皇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张景忠学正之平江

江南最好说苏州,傍得閒官也自由。

市舍酒香春四坐,湖田租熟雪千舟。

歌成烂熳乌丝写,意到萦纡画鹢游。

我亦少年心性在,经从准拟作遨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杜子问赴建康南轩祠长

一席清溪上,深衣雪鬓翁。

挥犀谈孔氏,释菜礼宣公。

堂馔淮鲜白,宾筵楚醴红。

花台无恙否,回首几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