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庵夫子志别

四月河桥绿酎浓,篷窗歌咏自从容。

人间草木馀春梦,劫后湖山又晚钟。

学溯考亭开雾障,书探禹穴破云封。

重期此后追随处,知在烟萝第几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停泊于武林城外的情景,回忆起新安与会稽的美好时光,并以此向确庵夫子表达离别的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景色,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深情回顾。

首句“四月河桥绿酎浓”,描绘了四月时节,河边桥上绿意盎然,仿佛浓郁的酒液般醉人,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丰富的画面感。接着,“篷窗歌咏自从容”一句,将场景转向舟内,诗人独自在篷窗下轻声吟唱,展现出一种自在从容的生活态度。

“人间草木馀春梦,劫后湖山又晚钟”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春日的草木虽已凋零,但诗人的心中仍存留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劫后湖山又晚钟”则暗示了经历过风雨之后,湖山依旧静美,晚钟悠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学溯考亭开雾障,书探禹穴破云封”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求学精神和探索欲望。他追溯到考亭(朱熹讲学之地),试图揭开知识的迷雾;深入禹穴(传说大禹治水之处),试图穿透云层,探寻真理。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学术追求,也寓意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重期此后追随处,知在烟萝第几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与友人共游山水,畅谈心事。这里的“烟萝”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知识探索的热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4)

王誉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韵

昔年亭馆筑城闉,此日重游自怆神。

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

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

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鹦鹉词

翻为多情损性灵,断魂还认陇山青。

何因得证摩尼塔,一卷笼中《般若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春日送张梅庄之维扬二首(其一)

春郊烟景浓于酒,万缕千丝堤畔柳。

当杯惜别暂流连,长条能绾离情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春日送张梅庄之维扬二首(其二)

挂帆暮霭指维扬,渡口分飞各一方。

一苇不从张仲去,思随飞絮绕雷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