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上人归石门

三界无家谁适从,大千俱集笑谈中。

江南湖外梦到晓,宴坐经行月运空。

狐死怀生正丘首,鸟栖知暖择南风。

石门今日名天下,想见沿崖一径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送日上人归石门》。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三界无家谁适从”,以“三界”象征世间万象,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超越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次句“大千俱集笑谈中”,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轻松愉快,以及对生活琐事的豁达态度。

“江南湖外梦到晓,宴坐经行月运空。”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归隐之地的宁静与美好,江南湖畔的清晨美景仿佛梦境一般,而友人在月光下静坐或行走,心境空灵,远离尘嚣。

“狐死怀生正丘首,鸟栖知暖择南风。”这两句运用了狐狸和鸟儿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狐狸在死亡前仍怀念生前的生活,鸟儿选择温暖的南方栖息,寓意着对生命价值的珍惜与追求。

最后,“石门今日名天下,想见沿崖一径通。”点明了友人归隐之地的地理位置独特,石门成为世人皆知的地方,想象着沿着山崖的小径,可以通往这处隐居之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高雅的情趣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灵隐山次超然韵时超然归南岳住庵劝之

君亦工诗苦入神,冥搜物象故应贫。

客儿亭下才相见,巾子峰前便卜邻。

梦里笔期生蕊萼,胸中镜懒拂埃尘。

何当鈯斧住山去,要看青原一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湘山独宿闻雨

殷床钟静自垂帘,庭树无声欲雪天。

山寺凄凉容我宿,地垆深暖枕肱眠。

铜瓶秋蚓为谁泣,蜡烛春花亦自妍。

夜半梦回闻骤雨,十年踪迹一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读三国志

无计酬劳夏簟凉,遗编枕上阅兴亡。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

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妙高老人卧病遣侍者以墨梅相迓

高丝才歇转轻雷,无数晴峰笑靥开。

大士已闻方卧疾,小空端遣出山来。

宝方世路知无隔,俗驾山灵故勒回。

多谢高情饯春色,十分浑在一枝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