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上人茅斋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土。

阴阴日光淡,漠漠风气古。

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

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林寺上人茅斋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环境。首句“盘烟下层霄”形象地写出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从天际缓缓降落。接着,“山骨微负土”暗示山势陡峭,土壤覆盖不多,透露出山的峻峭与质朴。

“阴阴日光淡,漠漠风气古”描绘了光线透过稀疏的云层,显得柔和而略带沧桑,山间的气息古老而宁静。诗人继续描述茅斋附近的景致,“宝树压桥低”,树木繁茂,似乎连桥都被遮掩,溪流环绕着菜园,生机盎然。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点明此处曾是文人墨客吟咏之地,花径蜿蜒,杂草丛生,增添了历史的痕迹。茅斋本身则显得废弃而荒凉,仅有一半用茅草修补,显示出其简朴和岁月的痕迹。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寂清幽环境的喜爱,认为这样的地方适合长久静坐,即使有客人来访,主人的姿态也显得不那么重要,更强调的是心境的交流。

最后两句“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寂静,连细微的声音如樵夫砍柴的声音都能清晰听到,展现了大林寺上人茅斋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氛围。

总的来说,查慎行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生活的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

长风驱云几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忽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馀丈。

月光射水水射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已深,目眩不敢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闪烁翻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形式: 古风

青溪口号

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

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

形式: 五言绝句

青溪口号

桥坏笮系绳,水浅牛可跨。

牛背度溪人,须眉绿如画。

形式: 古风

绣山岩

过尽顽疆乱石堆,绣山一穴忽天开。

明知不是秦人洞,容得渔舟日往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