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六首(其三)

树合秋声满,村荒暮景閒。

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秋意浓,树影婆娑,充满村庄的每一声
傍晚时分,村庄荒凉,景色宁静

注释

树合:树木相互交错,形成浓密的树荫。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和风声。
村荒:村庄荒芜,人烟稀少。
暮景:傍晚的景色。
虹收:彩虹消失。
白雨:白色的雨,可能是傍晚的雾气或小雨。
云动:云彩飘动。
忽:忽然,突然。
青山:青翠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山居秋日景象。首句"树合秋声满",通过树木在秋风中的摇曳,营造出浓厚的秋意和自然的音响效果,仿佛整个山林都被秋声填满。"村荒暮景閒"进一步渲染了村庄的荒凉,傍晚时分的景色显得格外悠闲,也暗示着人烟稀少。

后两句"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则通过动态的自然现象来衬托静谧的氛围。彩虹消失后,天空依然下着白色的细雨,这画面宁静而清新。接着,云彩的移动使得原本静止的青山突然生动起来,更显山居环境的空旷与变化。

整体来看,元好问的这首《山居杂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恬淡与自然之美,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寂寥之感。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高山杂诗.天池

天池一雨洗氛埃,全晋堂堂四望开。

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台山杂吟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台山杂咏五首(其一)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叫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台山杂吟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