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身

幻影匆匆托太虚,问身前后果何如。

李如画马沦为马,庄亦观鱼化作鱼。

房相未忘前世字,谪仙曾读几生书。

古今传说多蒙昧,觌面须知我即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前后身》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与对比,探讨了轮回转世、因果报应以及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身份转变等深刻哲学议题。

首联“幻影匆匆托太虚,问身前后果何如”,以“幻影”比喻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提出对生命前后状态的疑问,引出对生死轮回的思考。接着,“李如画马沦为马,庄亦观鱼化作鱼”两句,分别引用了《庄子·外物》中的“马之死”和《庄子·秋水》中的“观鱼”,通过典故说明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可能经历身份或境遇的变化,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性。

“房相未忘前世字,谪仙曾读几生书”则进一步探讨了前世今生与因果的关系,暗示了个人在前生所积累的知识与品德可能影响其今生的命运,同时也体现了对知识传承与道德修养的重视。

尾联“古今传说多蒙昧,觌面须知我即渠”总结全诗,指出尽管关于轮回与因果的传说往往充满误解,但面对现实时,每个人都应当认识到自己即是他人,强调了共通的人性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倡导一种超越表面差异、理解并接纳彼此的哲学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个体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在不断变化的生命旅程中如何保持自我认知与道德觉醒。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帅参

羊肠历尽鬓今皤,官职因才自折磨。

议幕重来还去也,攀辕不住奈愁何。

情知直道能容少,空喜阳岩得助多。

券内功名终久在,非非是是一东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十九日作

霜残已报春消息,未见篱边蓓蕾黄。

爱菊苦迟今十日,漉巾须作后重阳。

酒知圣处何妨醉,药纵仙方不用尝。

拍手自歌儿和我,别无曲调只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偶题

钓鱼矶畔赋沧浪,不是狂夫老更狂。

心是罢参僧养病,身如拣退卒还乡。

谈玄近喜儿差进,得酒先邀弟共尝。

遮眼有书时掩卷,小窗趺坐自焚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月溪孙相士

紫霞焚香青霞哭,此诗此事谁堪录。

二公如此讼君冤,身虽掇祸名不辱。

天留老眼见时平,君既生还丁已戮。

仙无点铁救君贫,佛却有篦刮君目。

令君看破玉管书,养生聊借君平卜。

纵谈风骨妙入神,江湖诸老争推毂。

君能相人我相君,岂无武襄与英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