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赠月溪孙相士》。诗中描绘了两位智者之间的对话,通过他们的辩论和讨论,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超然态度。
首句“紫霞焚香青霞哭”,以紫霞和青霞的象征性行为,暗示了某种神秘或超自然的力量在介入人间之事,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玄妙的氛围。接着,“此诗此事谁堪录”则表达了对这段对话及其背后故事的感慨,引出下文对两位智者的描述。
“二公如此讼君冤,身虽掇祸名不辱”揭示了两位智者在争论中为某人辩解的情景,尽管他们可能遭受非议或灾祸,但其名声并未因此受损,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
“天留老眼见时平,君既生还丁已戮”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以及在动荡时期,智者们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仙无点铁救君贫,佛却有篦刮君目”运用了仙人和佛陀的典故,表达了在现实世界中,虽然无法直接改变物质贫困,但可以通过精神的指引和智慧的启迪来照亮心灵,使人获得内心的富足和平静。
“令君看破玉管书,养生聊借君平卜”鼓励人们通过阅读和学习,寻找生活的真谛,同时借助古代智者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追求健康和长寿。
“纵谈风骨妙入神,江湖诸老争推毂”赞扬了智者们的风度和才华,以及他们在江湖中的影响力,他们的言论和思想深受尊敬和推崇。
最后,“君能相人我相君,岂无武襄与英六”表达了对相士孙月溪的赞赏,认为他不仅能够观察他人,也能自我反省,具有卓越的洞察力和人格魅力,如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值得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智慧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智者品格的高度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