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景山爱山亭

好山在楼头,行人在楼下。

爱山乃贵名,过者岂易假。

而况主与客,君漫我亦且。

九峰紫阁间,可玩不可把。

岚光接云气,溜溜溢杯斝。

兹山于吾人,傥有一日雅。

从今两舍地,时复枉车马。

何必沧洲图,醉语剩挥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美丽的山峦映入楼头,行人正在楼下的路上走。
热爱山景是高贵的名声,过路的人怎能轻易借用。
更何况主人和客人,你随意我也不妨陪衬。
在这九峰之间的紫阁间,欣赏就好,不必触及。
山间的岚光连着云雾,清风徐来,满溢出酒杯。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如果有一天能有闲暇时光。
从此只需几步之遥,时常驾车来访也不为过。
何须画出那隐居的沧洲图,醉意中的话语就足够表达对它的向往。

注释

楼头:楼上的位置。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贵名:高贵的名声。
假:借用。
主与客:主人和客人。
漫:随意。
紫阁:紫色的阁楼,可能指山水间的建筑。
把:触摸,这里指实际接触。
岚光:山间的雾气或光影。
溜溜:形容水流或清风轻快的样子。
雅:闲适,优雅的时光。
两舍地:几步之遥,比喻距离近。
枉车马:特意驾车来访。
沧洲图:描绘隐居生活的图画。
挥写:挥毫泼墨,表达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色与人文交融的美丽画面。开篇“好山在楼头,行人在楼下”两句,既设置了诗歌的空间场景,也勾勒出了山之与人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爱山乃贵名”表达了诗人对山的热爱和尊崇,而“过者岂易假”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不真诚的过客持有的一种超然态度。接下来的“而况主与客,君漫我亦且”几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与主人、客人的关系,以及他对这种关系的淡然处之。

在“九峰紫阁间,可玩不可把”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山色的赞美和对其难以完全掌握的感慨,展现了山的神秘和个人情感之间微妙的联系。紧接着,“岚光接云气,溜溜溢杯斝”则是对自然景色与人文生活的交融状态进行的生动描绘。

最后,“兹山于吾人,傥有一日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山所带来的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而“从今两舍地,时复枉车马”则是诗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愿意为寻常的名山大川而劳神。“何必沧洲图,醉语剩挥写”这几句话,则是在表达即使没有具体的图画,也无需过多的言辞,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之间已经有了深刻的对应。

整首诗通过对山和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赵彦肤柏梁体送张道录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鍊师天上仙。

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

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

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

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椒子红熟丹浴泉,酿成白酒斗十千。

先生日日贪醉眠,为我寄语来日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形式: 古风

舟中示开并寄圆

三年独客思亲泪,洒作钱塘大江水。

却乘此水得西归,两泪急收成一喜。

庾公楼下江月春,拍手中流逢小麟。

骎骎逼人出瘦骨,懔懔似我今长身。

夜船灯火无乃是,犹似梦中论梦事。

小鹏有翅未能来,独学膺门想憔悴。

一官外物等去留,来未足喜去莫忧。

齑盐敢有去国恨,菽水未免还家羞。

峡江之人走云雨,送船迎船闻叠鼓。

君不见并舍紫薇郎,颇愿生还见乡土。

我今归来四壁空,两窗万轴南北风。

杜门忍饥吾与汝,文字穮蓘祈年丰。

形式: 古风

芝草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馀窃边廪,菜饱固不择。

谬政鬼所笑,敢望神意格。

山中合欢桃,陇上六歧麦。

一年获三瑞,助我动行色。

归来及受釐,藉口缓诛责。

从今归商山,举手谢樵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