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和李侯起初并不熟悉,只听说他的政绩通过音乐和歌声迅速传播。
永川的鸡犬声在数座山外也能听见,至今他的言语仍能记录下来。
他以前的官舍选择在清静之地,饮酒抚琴的空间刚刚好。
眼前无需再有激发我诗兴的人,所以我写下这篇《斜川行录》以记行踪。
不妨拥有像靖节先生那样的名声,这堂屋柳树繁茂,寓意着新的开始。
如果要改名伐树,公侯离去,但名声可以恢复,就像柳树新生。
唐侯初次来此处理前任事务,恢复了这里的神圣名声。
他让官员们不再争权夺利,大家都有了田园般的闲适心情。
何必再去讨论古人的事迹,男子汉的志向高洁如云。
由此可知,真正的英雄豪杰,不必等待明君出现就能崛起。

注释

李侯:指代某位官员。
政声:政绩声望。
永川:地名。
语言:言语。
官舍:官邸。
清疏:清静宽敞。
起予者:激发诗兴的人。
斜川:地名,可能指诗篇题目。
靖节:陶渊明的字,这里借指隐逸之士。
岌岌:形容柳树繁茂。
易名:改名。
伐树:比喻去除旧名。
易生:容易再生。
唐侯:对官员的尊称。
神名:神圣的名声。
轩冕:官位和车服。
萧散:闲适。
古人陈迹:古代的事迹。
那复论:何必再提。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志气:志向。
特起:突然兴起。
西伯:周文王。
明君:贤明的君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与唐侯初不甚相识,但闻其治理迅速有效的政声。永川地区,鸡犬之声响彻山外,语言犹可追忆。官舍清幽,卜居简易,只有横琴足以容身。在场之人皆无起身离去者,故此次斜川行旅留下记录。这座堂宇名为靖节堂,其上柳树茂盛。此前易名伐树公已去,柳树之名尚可恢复。唐侯来此处理顺往事,将神圣的名字归还旧地。在这轩冕争夺心志的场合,每人都有自己的田园散淡之意。古人的足迹,不必多论,大丈夫应有高远入云的志气。因此特立豪杰之士,不待西伯再次昭明君德。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唐侯初治理才能的赞赏,以及对永川五柳堂历史变迁的回忆和感怀,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理想和壮志的追求。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舟中示开并寄圆

三年独客思亲泪,洒作钱塘大江水。

却乘此水得西归,两泪急收成一喜。

庾公楼下江月春,拍手中流逢小麟。

骎骎逼人出瘦骨,懔懔似我今长身。

夜船灯火无乃是,犹似梦中论梦事。

小鹏有翅未能来,独学膺门想憔悴。

一官外物等去留,来未足喜去莫忧。

齑盐敢有去国恨,菽水未免还家羞。

峡江之人走云雨,送船迎船闻叠鼓。

君不见并舍紫薇郎,颇愿生还见乡土。

我今归来四壁空,两窗万轴南北风。

杜门忍饥吾与汝,文字穮蓘祈年丰。

形式: 古风

芝草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馀窃边廪,菜饱固不择。

谬政鬼所笑,敢望神意格。

山中合欢桃,陇上六歧麦。

一年获三瑞,助我动行色。

归来及受釐,藉口缓诛责。

从今归商山,举手谢樵客。

形式: 古风

西堂前老松状如偃盖或云即摩顶松也松产茯苓为人窃去松今不存因栽数小松补其处书此诗壁上

阿师从何来,最是两肩苦。

一头载梵书,一头荷慈母。

至今江上松,东西随仰俯。

此松岂有情,摩顶记佛语。

松根白衣仙,日夜瑞光吐。

翩然紫霄上,蛰龙起雷雨。

我来悟前缘,父老指环堵。

风花即几席,经草随步武。

重栽渺生意,合抱阶尺土。

他年十八公,此地记初祖。

形式: 古风

问赵有方乞琴

公子年时尚奇伟,大剑横腰发冲起。

自言学道晚有得,心静无波古潭水。

平戎万卷喑不吐,蟠向胸中作宫徵。

眼明惯识峄阳材,手制教成古绿绮。

人生会费几两屐,巧处才容一张纸。

许多黑瘦肯忍饥,枵腹悲鸣聒人耳。

公子公子赠我来,明珠白璧遭沉埋。

我家老马解仰秣,渠家煮鹤充枯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