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挂域中日月,立方外乾坤”开篇,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超脱于天地之间的宏大视野。接下来,“从至尊至贵中得来,向无欲无依中流出”,则揭示了智慧与境界的来源,强调了从高处和无为的状态中获取真知灼见的重要性。最后,“云行雨施,三草二木”,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比喻,暗示着无论是在广阔的天空还是在细微的草木之间,都蕴含着宇宙的真理和生命的奥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抽象的哲理寓于具体的自然现象之中,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深邃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