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郑德进谢行可游吉水寺塔归宿江上德进有诗纪游余未及和丁巳搜箧得诗始为步韵时五月望后也(其二)

二妙贪名刹,迎秋选胜游。

万流环赤海,一柱控瀛州。

玉露惟伸掌,金轮在举头。

凝眸千里外,天地一虚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在秋天时节,选择佳地游览的情景。他们徜徉于万流汇聚的赤海之畔,一柱高耸的岛屿仿佛连接着遥远的瀛洲。诗人以“玉露”与“金轮”象征自然界的美好与辉煌,表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站在高处,凝视远方,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于天地之间的孤舟,既展现了个人的渺小,也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感慨。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万流环赤海”、“一柱控瀛州”、“玉露惟伸掌”、“金轮在举头”等,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千里外”的凝眸与“天地一虚舟”的自喻,诗人表达了对宇宙浩瀚与个人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谦卑与渺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理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酉立秋前四日同郑德进谢行可游吉水寺塔归宿江上德进有诗纪游余未及和丁巳搜箧得诗始为步韵时五月望后也(其三)

挽舟依负郭,一醉解千愁。

拥膝形骸合,论心臭味投。

梦兮山北斗,觉矣日东头。

为忆当年兴,续诗纪旧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煮粥救饥歌二十四韵

历披舆地阅山川,海滨自昔称邹鲁。

外有错出之鱼盐,内有膏粱之沃土。

弘正以前正淳庞,上下恬熙实宁宇。

岛夷煽乱嘉隆间,因之海酋大跋扈。

此时扰扰不堪闻,儋石百钱犹充腋。

数十年来似苟安,云何闾阎转贫窭。

岂其器服事豪奢,抑亦樗蒲萃成薮。

岂其雀鼠日繁多,抑亦貂珰猛于虎。

岂其逐末少农桑,抑亦闽舵如鸟飞,百万菽粟捆楼橹。

用致灾沴一频仍,遂令十室尘生釜。

冬春一粒已成珠,青黄不接何所怙。

幸闻制锦有休文,力与疲民作盟主。

请蠲请赈请发陈,犹恐阽危无或补。

乃属耆老细讲求,惟有设粥堪救苦。

广开宏署集疮痍,班荆列坐如队伍。

憔颜悴色已奄奄,一瓢一勺同哺乳。

人人得意无向隅,食矣鸣金毕伐鼓。

君侯或走山之巅,有时或走江之浒。

到处焦劳语语酸,不避疾垢兴蓝缕。

自是格天天澍随,起死回生不知数。

古云救荒无奇策,宁知此策神仙醽。

愧余虽爱莫助之,只勒长歌效欣舞。

歌兮歌兮愿若何,但愿天皇召召父。

召父献纳罢关征,海滨岁岁德施普。

形式: 古风

怀司勋李四馀

龙门久谢山公事,海内犹然仰岁星。

击钵无人赓白雪,辞籯有子重青萍。

著书儗绍千秋鉴,从政曾尊六字铭。

丹凤来韶应指日,可容鸥鸟狎沙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送别驾杨岱舆归杭

彩笔曾从象纬干,八千里外正栖鸾。

儿童翘首争骑竹,簪笏论心快倚兰。

何事扶风金石铄,顿令揭岭骕骦寒。

君归五世饶家庆,莱綵阶前映豸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