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台三首(其二)

峣榭水中央,兹为隐遁乡。

小园香寂寂,一派晓泱泱。

烟草碧弥岸,霜桃红压墙。

鸱夷倘在此,未必入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画面。"峣榭水中央"写出了南湖台的位置,位于湖心岛上,环境清幽。"兹为隐遁乡"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理想化生活态度,希望借此远离尘嚣。"小园香寂寂",通过"香"字暗示了园中花木繁盛,早晨的静谧更显其幽深。

"一派晓泱泱"描绘了湖面在清晨的广阔与平静,"泱泱"二字形象地传达出水波荡漾的动态美。"烟草碧弥岸",烟草青翠满岸,色彩鲜明,增添了生机。"霜桃红压墙"则以红色的霜桃映衬着白色的墙壁,形成鲜明对比,富有视觉冲击力。

最后两句"鸱夷倘在此,未必入沧浪",诗人借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鸱夷"泛指舟船,这里暗指隐居生活。"沧浪"出自《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象征着污浊的世俗。诗人说如果真的在此处隐居,或许就不会像渔父那样坚决地避开尘世纷扰,流露出一种矛盾又向往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寄寓隐逸情怀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微妙态度。

收录诗词(53)

蒋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湖台三首(其一)

危台竹树间,湖水伴身閒。

清浅采香径,方圆明月湾。

放鱼随物性,载石作家山。

自喜归休早,全胜贺老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老被诗名系此身,思深山去避人群。

宝台千尺隔江见,清磬一声归路闻。

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

终焉此是清凉处,净住无惭相国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玉骨绝纤尘,前身清净身。

无花能伯仲,得雪愈精神。

冷淡溪桥晓,殷勤江路春。

寒郊瘦岛外,同气更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隐圃诗

雅得菟裘地,清宜隐者心。

绿葵才有甲,青桂渐成阴。

独曳山筇往,无劳车驾寻。

湛然常寂处,水月一庵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