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大史《桂林送别》原韵四首(其一)

敢说同岑不异苔,尊前一揖笑颜开。

方忻卿月常分照,讵料罡风又折回。

白雪词高难续和,黄花秋好赋归来。

他年双节移吴会,尽日看山再作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殷葆诚所作的《和吴大史<桂林送别>原韵四首》中的第一首,以送别为主题,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联“敢说同岑不异苔,尊前一揖笑颜开”,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同岑(同山)与苔藓虽看似不同,但在诗人眼中却有着相似之处,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不变。在酒宴上的一次握手与微笑,不仅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也蕴含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颔联“方忻卿月常分照,讵料罡风又折回”,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之间长久友谊的珍惜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变数与不可预知性。卿月(朋友之月)象征着友情的永恒,而罡风(强劲的北风)则代表了生活中的挑战与变化,提醒人们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乐观。

颈联“白雪词高难续和,黄花秋好赋归来”,通过对比“白雪”与“黄花”的季节性变化,以及“词高”与“赋归”的情感状态,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与时间流逝的感慨。白雪象征着纯洁与高洁,难以续和,而黄花则代表了秋天的美好与回归,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尾联“他年双节移吴会,尽日看山再作陪”,展望未来,诗人设想了与友人在吴地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双节(可能指节日或特定的日子)与“尽日看山再作陪”共同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时间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力。

收录诗词(92)

殷葆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吴大史《桂林送别》原韵四首(其二)

寂寂空斋入夜寒,撩人风雨太无端。

天涯阔别消魂甚,世路崎岖插足难。

大局慨如巢燕幕,诸公真等沐猴冠。

庸庸毁誉何分晓?夷蹠由来一例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吴大史《桂林送别》原韵四首(其三)

职重军咨筹笔忙,使君原说不寻常。

豪情直欲无王猛,儒述还羞学孔光。

决策最工前著借,待时端合善刀藏。

循良自具千秋业,莫恨池经夺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吴大史《桂林送别》原韵四首(其四)

粤树吴云隔远天,归程何止路三千。

梁鸿耻作因人热,王粲愁多强自怜。

惭愧半年常在客,从来好梦辄难圆。

此行也算南行了,辜负韵光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遣怀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其一)

闲从风雨读招魂,谢绝繁华昼掩门。

游戏诗题和柳韵,郎当衣染旧莓痕。

方舆鸿制搜群籍,城市蜗居类半村。

无事神仙无病福,浮云富贵又何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