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酒月琴风忆旧游,半在杭州,半在扬州。

无端春色冷于秋,也为莺愁,也为花愁。

夜阑独自倚香篝,拈尽诗筹,数尽更筹。

相逢何处木兰舟,梦断楼头,肠断江头。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一剪梅》由清代诗人王允持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开篇“酒月琴风忆旧游”,将饮酒、赏月、抚琴与往昔的欢聚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半在杭州,半在扬州”,点明了回忆中的地点,杭州与扬州在中国古代都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这样的选择无疑增添了回忆的丰富性和地域特色。

“无端春色冷于秋,也为莺愁,也为花愁。”春日本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之时,但在诗人眼中却显得冷清,仿佛连黄莺和花朵都在为这莫名的哀愁而忧心。这种反常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或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亦或是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夜阑独自倚香篝,拈尽诗筹,数尽更筹。”夜晚降临,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散发着香气的篝火旁,手中拿着诗筹(古代用于计数或游戏的工具),数着更筹(古代计时工具),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交织在一起,更加深了情感的沉重与哀愁。

最后,“相逢何处木兰舟,梦断楼头,肠断江头。”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渴望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木兰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船,常被用来象征漂泊与离别。梦断楼头,肠断江头,则直接抒发了对相聚的向往与对离别的痛苦,情感达到了高潮。

整体而言,《一剪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复杂感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佳作。

收录诗词(7)

王允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源忆故人

五更酒醒铜壶咽,一枕屏山寒怯。

枝上子规声切,叫破梨花月。

鸳鸯楼下人轻别,解散同心双结。

水面鸣筝谁拨,梦绕春江阔。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满江红.广陵吊古

落日西风,何处问、隋家宫阙。

徒徙倚、竹西歌吹,雷塘烟月。

舞袖影随莹火暗,棹讴声逐龙舟没。

最伤心、一片玉钩斜,埋香骨。更乍起,悲笳咽。

人未散,哀筝急。看残脂胜粉,淡妆浓抹。

绣帓依徊三妇艳,华灯冷落千门寂。

笑樊川,空自许多情,肠堪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玉烛新

自扬州梦断。叹几遍东风,流年潜换。

无端信马看花去,又被莺声屡唤。

玉壶贳酒,都不是、旧游庭院。

凭栏久,一片冰心,笑谢杏梁双燕。

试听津鼓频催,早缆解春江,绿烟零乱。

相看独有玲珑月,蓬底浊醪徐劝。

分香解佩,回首十年恩怨。

重拈起、薄幸青楼,杜郎公案。

形式: 词牌: 玉烛新

解连环

乱帆零雨,对清尊潋滟,缓歌金缕。

便醉里、暂解离愁。奈灯暗酒醒,两眉还聚。

寂寞芙蓉,但回首、露汀烟渚。

听琵琶水面,宛转玉人,枕畔私语。

无端顿成间阻,望关河浩渺,有恨谁诉?

纵解寄、千里相思,怕回雁峰头,峭难飞度。

天末羁魂,梦不到、绿窗朱户。

倩西风、一时吹转,暮云断处。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