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燕

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

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看那扑面而来的香尘,我怜惜它只懂得依恋相伴。
历经寒冬更喜欢靠近温暖的深炉,又何必远游千山万水后再归来呢?

注释

从:由,自。
扑香尘:飞扬的香气,常用来形容繁华或热闹的景象。
拂面飞:吹拂着人的脸颊。
怜渠:怜爱它,这里的'渠'是代词,指代'扑香尘'。
只为:只为了。
解相依:懂得依恋,理解陪伴。
经冬:度过冬天。
好近:喜欢接近。
深炉暖:深邃且温暖的火炉,象征温暖的环境。
何必:何必要。
千岩万水:形容遥远艰难的路程。
归:回来,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从扑香尘拂面飞",这里的“扑香尘”指燕子,它们在秋风中纷飞,似乎在用翅膀拂去脸上的尘埃。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燕子的飘逸姿态,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物是的凋零。

“怜渠只为解相依”,诗人表达了对这些小生命的怜悯之情。它们在秋天这个寒冷而又孤独的季节里,似乎只能依赖彼此才能生存。这里的“渠”是指小溪流水,燕子们栖息于此,表明诗人对于这些微小生命的关怀,也反映出诗人的柔情。

“经冬好近深炉暖”,进入冬季,万物萧条,寒冷至极。诗人提倡在这个时候,应该寻找温暖之处,如同坐在深炉旁边,可以享受那份难得的温暖和安宁。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严酷,也映射出人们对于温暖和安全的渴望。

“何必千岩万水归”,这句话语带有一种淡然若远的情怀。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流浪四方,经历了无数的山川河流,最终又何须急于寻找归宿呢?这里体现了一种超脱和豁达,对待一切变迁持平常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燕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对寒冷季节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深刻情感的寄托。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温暖和安宁追求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贺翰林侍郎二首(其一)

太白东归鹤背吟,镜湖空在酒船沈。

今朝忽见银台事,早晚重徵入翰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贺翰林侍郎二首(其二)

玉版徵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

文星喜气连台曜,圣主方知四海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退居漫题七首(其一)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

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退居漫题七首(其二)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

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