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

行乐归来天向晓,道傍闻得唤蚕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巴地的人们最看重元宵节,老少相伴去看灯谜诗。
游玩尽兴归来时,东方已破晓,路边有人叫卖蚕丝的声音传来。

注释

巴人:指巴地的居民,古代泛指四川一带的人。
上元时: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有观灯、猜灯谜等习俗。
老稚:老人和小孩。
相携:相互陪伴。
看点诗:看灯谜诗,元宵节的一种娱乐活动,猜灯谜。
行乐:游乐,欢庆。
天向晓:天快亮了。
道傍:道路旁边。
唤蚕丝:叫卖蚕丝,可能是在集市或摊位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地区人们在元宵节时的习俗和欢乐气氛。"巴人最重上元时",反映出当地人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老稚相携看点诗",描绘了无论老少都一同出行,欣赏诗歌或灯谜,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气息。"行乐归来天向晓",写出了人们在欢庆中度过了一夜,直到天边微明才尽兴而归。最后的"道傍闻得唤蚕丝",则巧妙地将节日的热闹与农事相连,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人们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的民俗风情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

彭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台峰

雁荡奇峰绝比伦,巍然森列应天文。

光联奎壁期公辅,名显瑶阶欲致君。

峻极冷擎中夜月,峥嵘突出半空云。

朝廷正尔需贤佐,光岳钟灵气未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平心堂

一泓不盈寸,天地同其流。

微风相倾攲,浩浩怀山丘。

牛马已不辨,况能鉴微不。

我欲称物施,舍是将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虚照堂

宇空发天光,所患在自窒。

机乘不容穟,事至纷若栉。

是中有物横,满眼皆黑漆。

斯堂亦空欤,为我作虚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丫头岩

前峰号龟岂是龟,近岩谓月亦匪月。

世间景幻语未真,说著丫头便痴绝。

苍然顽石自天成,道傍过者皆含情。

我来于此发浩叹,乃知有色能倾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