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一)

六阴剥尽,鄱阳湖尽底乾枯。

一阳复生,蠙州门暗通一线。

长一线,一线长,个事分明不覆藏。

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斯领会,笑倒街头石敢当。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物象和哲学概念,来阐述宇宙生成与变化的道理。首先,“六阴剥尽,鄱阳湖尽底乾枯”,描绘了一幅冬日湖面干涸的景象,象征着事物的衰败与终结。接着,“一阳复生,蠙州门暗通一线”,则展示了新生的力量,如同春天的来临,带来生机与希望。这里“一阳”代表了新的开始,而“蠙州门暗通一线”则是指在看似封闭的环境中,一线生机的出现。

“长一线,一线长”,进一步强调了新生力量的逐渐壮大,就像生命从微小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这种生长的过程是自然且不可阻挡的,体现了宇宙间万物生长的规律。

“个事分明不覆藏”,意味着这个过程是清晰可见、无法隐藏的,强调了真理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接下来,“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通过引用《易经》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以及万物生成的逻辑。

最后,“如斯领会,笑倒街头石敢当”,表达了对理解这一宇宙生成过程的轻松与自信,仿佛连石头都为之欢笑。这不仅是一种对知识的自豪,更是一种对生命奥秘的深刻领悟和对宇宙和谐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展现了禅宗对于宇宙生成与变化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智慧与哲理。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二)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只如灵云见桃花,毕竟是见非见。

玉兔挨开碧海门,金乌啄破琉璃殿。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三)

布袋头,今日结。上三星,下半月。观著重添眼中屑。

没理会,易分别。

若要通身冷汗流,嚼碎通红块生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四)

诸佛的旨,诸祖玄机,分明觌面为提持。

是汝诸人,因甚觑著眼如眉。易填巨壑,难满漏卮。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五)

佛祖格外机,衲僧向上著。

著眼觑不是,举步踏不著。拟之即差,不拟尤错。

是汝诸人,九十日如鹰在韝,如鱼在箔,有甚快乐。

山僧今日出手,为诸人解拈去缚。

形式: 偈颂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