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入山知几约,手墨未曾乾。
危世一游重,清交百念寒。
吟成佳句易,说到太平难。
终夜饮不醉,何从得睡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次韵吴竹修发慈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入山知几约”暗示了诗人隐居或避世的意图,而“手墨未曾乾”则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专注。接着,“危世一游重”强调了在乱世中友情的可贵,以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清交百念寒”进一步描绘了清贫交往中的深深情谊。
后两句“吟成佳句易,说到太平难”揭示了诗人虽然能轻易写出优美的诗句,但在现实中实现社会太平却极其不易。最后,诗人以“终夜饮不醉,何从得睡鼾”收尾,表达了他因忧虑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显示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奈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白帝来时赤帝归,年年流转不违时。
书镫有约花先喜,庭树无情叶自知。
楸市漫劳兵后梦,莼乡仅免客中思。
老躯便动衣裘想,胠箧其如穴壁儿。
大道荆榛万径斜,中閒役事最堪嗟。
私心自分齐编户,公法仍条存宦家。
免把血躯供刻木,尚存醒眼傲空花。
要知天理无穷处,风雪严时春有涯。
两别因循久酿疑,其如老病骨累累。
心铭自勒家庭苦,手绠曾悬坎井危。
吠雪有声非我累,仰天无愧要相知。
交情须看寒松柏,傲尽春风桃李时。
眼中宿草感怀长,听彻啼鹃送洛阳。
萍世生涯随日异,花崖门径尚风光。
心知父志能全我,文得家传早擅场。
天也有人方寸事,本根深处自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