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次韵

举世称三友,无心是此君。

美花何足并,俗客未应论。

不忍疏添月,须教劲拂云。

晚凉欣对罢,借色入清尊。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全世界都称赞三种朋友,而无心之人就是其中之一。
美丽的花朵怎能与它相提并论,庸俗的客人也不配谈论它。
我不忍心让它孤独,要让它驱散云彩。
在傍晚的清凉中,我欣然欣赏它,然后借它的色彩注入我的酒杯。

注释

三友:指三种值得称赞的朋友。
此君:指无心之人,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美花:指美丽的花朵。
俗客:指没有品味或修养的人。
疏添月:增加月光的稀疏,可能形容其影子或姿态。
劲拂云:有力地摇动云彩,形容其生命力或影响力。
晚凉:傍晚的凉爽。
清尊:清酒或洁净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对竹次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与向往。

“举世称三友,无心是此君。”这里的“三友”通常指的是松、竹和梅,但在这首诗里,诗人将竹子单独拔高,视为超然物外的朋友,“无心”表达了竹子的清高脱俗。

“美花何足并,俗客未应论。”竹子的美,不需要与其他花朵相比,也不值得让那些庸俗之人评说。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竹子超逸脱俗的特质。

“不忍疏添月,须教劲拂云。”这两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不忍心去修剪它,即使是为了让它更加适宜月光的洗礼。同时,诗人还想象着要如何用力气去清理那些遮挡住竹子与天空之间云朵的杂物。

“晚凉欣对罢,借色入清尊。”诗人在凉爽的傍晚时分,静坐于竹林之中,享受那份超然的宁静。这里的“借色”意味着借助竹子的颜色,即那清新的绿色,来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追求高洁脱俗生活理想的情操。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有感

入务市朝念,在家云水僧。

善薰妻法喜,敬远女摩登。

忙里且寻静,热中须放生。

时时发深省,结业莫教增。

形式: 五言律诗

次韵令裕言诗

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

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

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

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

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

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老圃拙者

春蔬含绿滋,荒畦自锄芟。

万事付一默,维摩许同参。

形式: 五言绝句

自临州还题杉岭铺

自西徂东三百里,还闽入浙半月期。

人生奔走遽如许,世路险夷当自知。

造化密移真戏尔,富贵时来则为之。

盱盱睢睢亦何益,磊磊落落真大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