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赴官海陵过会稽诸生饮饯鲁墟桥酒罢就舟倦甚眷然有作

体倦知茵薄,寒侵觉岁高。

功名两蜗角,人物九牛毛。

行意看飞鸟,离歌指大刀。

依依红叶树,回首入秋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疲惫时方知草席之薄,寒冷侵袭让人感到岁月漫长。
功名如同蜗牛角上的斗争,人世间的事物微不足道,犹如九牛身上的一根毛。
行走时留意飞鸟的自由,离别之际手指指向大刀,寓意告别。
依恋不舍地望着那红色的落叶树,回望之间已入秋天的细小景致。

注释

体倦:感到疲劳。
茵薄:草席之薄。
寒侵:寒冷侵袭。
岁高:岁月漫长。
蜗角:比喻极小之地。
人物:人世间事物。
九牛毛:极其微小。
行意:行走时的心情。
飞鸟:自由飞翔的鸟。
大刀:象征告别。
红叶树:秋天的红叶树。
回首:回头。
秋毫:秋天的细微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季节,身心俱疲、感慨万分的境况。"体倦知茵薄,寒侵觉岁高"表达了身体上的疲惫和对年龄增长的敏感,这种感觉常伴随着深秋的到来而愈发强烈。"功名两蜗角,人物九牛毛"则是通过比喻,说明世间的功名利禄如同蚕食桑叶,而人事变迁如牛毛般难以捉摸。

诗中"行意看飞鸟,离歌指大刀"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与行为。望着天空中的飞鸟,诗人感受到一种离别的情怀,同时也在通过指向大刀来表达内心的坚定和对未来道路的准备。

最后两句"依依红叶树,回首入秋毫"则是诗人面对着满眼的红叶,在回望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深远意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反思现实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成都西郊

笑指西山去,萦纡傍水行。

寒滩泻清浅,古木映疏明。

雪意垂垂合,川光莽莽平。

暂将尘事隔,已复动诗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沌复见江山和斗南

底事江山照眼新,为从云梦别经旬。

行吟沌口三家市,笑作天涯万里人。

清夜论心真得友,白云回首奈思亲。

船头又报荆州近,鱼雁书来未易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发嘉州答张倅用前韵

主人今代岑嘉州,倦客当年马少游。

即是孤帆行万里,空怀一日过三秋。

酒边风味春生坐,笔底词源峡倒流。

浪有梅花烦驿使,转头陈迹遣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母氏生日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