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老僧真是百无能,有口何尝话葛藤。

入定参禅良自苦,超凡入圣又谁曾。

东西路别徒劳泣,南北宗分自取憎。

个里无禅亦无佛,常行粥饭在家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老僧确实无所不能,但口中从未谈论过繁琐之事。
他专心打坐参禅,实属辛苦,超越凡俗成圣贤又有几人能做到。
东西两派的分歧徒增悲伤,南北宗派之争自惹人厌。
这里既无禅也无佛,我只是个常吃粥饭的在家修行僧人。

注释

老僧:指年长的僧人。
百无能:形容无所不能。
葛藤:比喻复杂纷乱的事物。
入定:佛教术语,指集中精神进入冥想状态。
超凡入圣:超越平凡,达到神圣境地。
徒劳:白费力气。
南北宗:佛教中的两个主要派别。
个里:此处指内心或这个地方。
无禅亦无佛:没有禅定也没有佛性。
家僧:在家修行的僧人,与出家人相对。

鉴赏

这首宋朝蔡戡的《偶作》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形象,他看似无所不能,但实际上专注于内心修行,深陷禅定之中,追求超凡入圣的境界。然而,诗中提到的"东西路别徒劳泣,南北宗分自取憎"暗示了僧人间的宗派之争和纷扰,这与老僧超脱世俗的追求形成对比。最后两句"个里无禅亦无佛,常行粥饭在家僧"揭示了老僧的真谛——真正的修行并非追求外在的禅佛之说,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持守简单朴素的生活,如同居家的僧人一般,体现了禅宗的"平常心是道"理念。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僧人内心的修炼与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偶得兄字再成一诗

年来习气尚书生,喜得珠玑箧笥盈。

不羡奇葩争妩媚,且看丽藻斗新清。

禅心欲向花前定,佳句难酬座上英。

知是诗人故相恼,只愁无处问家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拨置吏牍再作一诗以酬相恼之什

朝来衙集事还生,不觉文书几上盈。

顾我尘埃败佳思,羡君心迹得双清。

也知静色撩诗兴,无奈芜辞愧俊英。

得句已推三昧手,论交当拜十年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康素居士邵君挽诗(其一)

当代求遗逸,斯人尚典刑。

云愁富春渚,月掩少微星。

易箦无多语,空籯但一经。

遗休宜有后,兰玉满阶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康素居士邵君挽诗(其二)

世儒多户牖,家学自渊源。

处士名兼美,先王道益尊。

黄金散闾里,白玉掩丘原。

猿鹤空凄怨,清江绕故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