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初功混沌,在机缄斡变,坎中一气。

潜发氤氲初出地,升变阵云呈瑞。

电掣雷轰,阴阳交会,致作廉纤雨。

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

溶溶九变生金,炼归离内,点化成阳体。

神变离形摅妙用,独擅幕天席地。

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

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初始状态混沌不清,隐藏在自然法则的转变中,源于宇宙中心的一股元气。
这股元气悄然显现,蒸腾上升,形成祥云,预示吉祥。
如同闪电雷鸣,阴阳交融,化为细雨滋润万物。
天帝之流穿越而过,转化为神圣的玉鼎神水。
经过九次变化,神水炼成金质,回归太阳的内在,转化成阳刚之体。
神妙的变化脱离物质形态,无所不在,自由自在。
它活跃而随心所欲,无论何处都能显现,不受任何束缚。
融合一切,瞬间超越生死界限。

注释

混沌:形容初始状态不明朗、混乱。
机缄:自然法则或秘密机制。
斡变:转变、操纵变化。
坎中一气:指宇宙中心的元气。
氤氲:形容云气弥漫。
阵云:密集的云层。
电掣雷轰:形容快速且强烈的变化。
廉纤雨:细雨。
帝川:可能指天帝的象征性水流。
玉鼎神水:象征神圣的液体。
离内:太阳的内在,代表阳刚。
点化:转化、点铁成金。
神变离形:神妙的变化脱离物质形态。
幕天席地:形容无所不在。
兀兀腾腾:形容活跃、旺盛。
坦坦无拘系: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含融一体:融合统一。
超出生死:超越生死界限。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大江东去》,作者是元代的刘志渊。虽然题目与您提供的内容不符,但我会根据您给出的诗句进行鉴赏。

诗中描述了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通过自然法则的变化,形成天地万物。"坎中一气"象征着生命的根源,随后天地间云蒸霞蔚,雷电交加,雨水滋润大地。这些自然现象被赋予神秘力量,如"帝川飞过,化成玉鼎神水",象征着转化和升华。

接下来,诗中提到金丹炼制的过程,象征着个体精神的修炼和提升,"离内"代表内心的光明和智慧,"点化成阳体"意味着人格的完善和道德的觉醒。诗人强调了个人修行中的"神变离形",即超越物质形态,达到心灵自由的状态。

最后,"兀兀腾腾,随方应现,坦坦无拘系"表达了无拘无束、自在无碍的精神境界,以及"含融一体,顿然超出生死"的涅槃超脱。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了道家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体现了对自然与自我内在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56)

刘志渊(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

天元教显,正金莲朵朵,开遍时节。

士庶官僚咸仰奉,缘觉声闻心说。

悟者清凉,背之热恼,多口明真诀。

诸人着眼,照开千古心月。

了知诸相皆空,不生妄想,当体能消灭。

境界真实无染著,种种抑绝分别。

万境一心,现前孤觉,寂寂圆明彻。

净无可触,太虚一体无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木兰花令

两弦中,藏真造。阴阳返复,坎离颠倒。

二气驱驰入炉灶。烹煎按候,药林不耗。

异香馥郁风飘渺。金花吹绽,结成圆宝。

净明实相非草草。虚空一样,大光融照。

形式:

水龙吟

闲人闲乐琴书味。行货药囊符水。

顿然识破,沾名作解,蹉跎真计。枯木岩前累。

要撅劣、诸缘总弃。

剔开性月,时时不昧,忘神气,养虚体。

炼就不空真智。向太虚、神妙成器。

净明体态,纵横恢廓,一尘无翳。圆觉融三际。

具庄严、法身纯粹。

显如如了了,真常安住,彻无生理。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宦途驰骤心贪职。官事何时能毕。

力饶射日,名高为复,到今何济。休道功名遂。

好身退、紧寻归计。

啖古人糟粕,放怀湖上,泛扁舟,乐真味。

颖悟安闲云水,恣逍遥、坦然无累。

豁天宽胸臆,调神养气,无萦无系。性命俱相契。

露实相、混融三际。

看自强手段,斩钉截铁,把尘缘弃。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