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暑绤衣能几,长流汗似痁。
惶惶何慄慄,赫赫复炎炎。
安得三庚度,犹如十日兼。
坐惊惭背浃,不是泪襟沾。
汤饼何堪试,煎茶可更添。
可人娇熨玉,频起立风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酷热难耐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特征:衣物湿透如同疟疾发作,汗水如流水般不断流淌,让人感到惶恐和寒冷交替,热浪滚滚。诗中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希望度过像十日炎阳一般的酷暑,甚至不惜忍受背部湿透的不适,避免泪水沾湿衣襟。在这样的炎热天气里,诗人连尝试吃热汤饼都显得不合时宜,只能泡茶解渴。诗中还提到有人轻柔地为他熨烫衣物,让他得以暂时站立于凉爽的风檐之下,享受片刻的清凉。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夏日的炎热与人们对于清凉的向往。
不详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万叶胜花开,莲香雨送来。
欲知凉可爱,政是梦初回。
未拟华胥转,谁将绣户推。
棹歌摇别浦,裙影湿阳台。
天上霓裳断,人间羯鼓催。
酒醒茎露渴,狂引碧筒杯。
老厌人间热,单衣就冷泉。
不知清到骨,故欲转装绵。
萝月满襟雪,松风半臂仙。
顿疏桃竹莹,拟就柳花眠。
倚倦思燕玉,全生愿蜀毡。
温汤无去路,搔首听潺湲。
石洞元无暑,泉声洒面凉。
衣疑中夜冷,绵欲此时装。
洒洒惊荷雨,披披变葛霜。
拟将洴澼絖,换却薄罗裳。
中道怜班女,温言忆楚王。
骊山在何许,我更念温汤。
俗子高门走,那知物意嫌。
婆娑中避暑,褦襶早趋炎。
楚楚朝衣格,峨峨古帽檐。
夤缘三伏谒,瞻仰上官严。
尚说毛寒慄,宁辞背汗沾。
寄言乡里者,贷我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