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翻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唤作白玉盘。
又怀疑那是瑶池仙宫的镜子,飘浮在云端之上。
仙人悠闲地垂下双脚,月宫中桂花树团团围绕。
白兔在那里捣制长生不老药,却不知要给谁享用。
月中的蟾蜍啃食着圆满的月影,明亮的夜晚也渐显残缺。
从前后羿射落九个太阳,人间和天上都安宁平静。
如今阴暗的力量使月亮迷惑,这样的景象不再值得观看。
忧虑涌上心头,我内心悲痛欲绝。

注释

小时:幼时。
不识:不认识。
月:月亮。
呼作:称作。
白玉盘:洁白的玉盘。
瑶台镜:仙境的镜子。
飞:飘浮。
仙人:神仙。
桂树:桂花树。
白兔:月兔。
捣药:捣制长生药。
问言:询问。
与谁餐:给谁吃。
蟾蜍:月中的蛤蟆。
蚀:啃食。
圆影:圆满的月影。
大明:明亮的夜晚。
夜已残:夜晚变得残缺。
羿:后羿。
落九乌:射落九个太阳。
阴精:阴暗的力量。
沦惑:迷惑。
去去:渐渐。
不足观:不值得观看。
忧来:忧虑涌上。
悽怆:悲凉。
摧心肝:撕心裂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夜晚场景,充满了想象与幻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表达了对月亮纯净无暇的赞美,将其比喻为洁白如玉的圆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则是将月亮比作挂在云端的瑶台之镜,进一步强化了月亮的神秘与高洁。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描绘了一位仙人的形象,其脚下有桂树围成一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中的白兔可能是指月宫中捣药的仙兔,这里提及其完成了捣药的工作,却不明确其与谁共享这一美好。

接下来的"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则转向了现实世界,蟾蜍(指月亮中的黑点)蚀食着月之圆满,而大明可能是指夜晚的明月,但也暗示了一种时间即将过去的感觉。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中羿昔可能是指射日的神话故事,而落九乌则象征着太阳与秩序的胜利,整个宇宙在这夜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和谐。

最后两句"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表达了一种对月亮下落(或指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悲哀,以及面对这种自然界的变迁带来的内心困扰。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远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月亮的美好与神秘的向往,以及对宇宙秩序与自我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意

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厓。

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形式: 古风

对酒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一官即梦寐,脱屐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

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形式: 古风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客多乐酣秉烛游。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