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方岩缺处著幽亭,岌嶪多应负巨灵。
弱水蓬莱真可到,天台雁宕亦分停。
鲎为帆起当窗见,潮作风来吹酒醒。
我欲更从高处望,齐州九点雾中青。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奉和谢氏三亭之韵(其一)望海亭》。诗中描绘了方岩上一座幽静的亭子,四周险峻,仿佛是巨灵所负。诗人想象着弱水与蓬莱的仙境,以及天台山与雁宕山的美景,都仿佛近在咫尺。海风如同帆布一般,轻轻拂过窗户,潮水的波动唤醒了诗人的酒意。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从更高的地方眺望,欣赏那在雾中显出的齐州九点的壮丽景色。
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情怀。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亭上悠然坐见山,东西回合隐如环。
悬崖有路神先往,丛桂无言手自攀。
理到静中应自得,事于身外不相关。
金堂玉室分明在,何事高人去不还。
池边小立驻幽芳,异品真疑是乐浪。
沙鸟自鸣还自歇,野人相见旋相忘。
撷来浅濑和云煮,归去倾筐带月湘。
欲献吾皇还自愧,蓼花蘋叶委秋霜。
峻节高怀自可亲,两年史馆况为邻。
久甘静退元非病,稛载诗篇亦未贫。
台右人才多近古,当今师道复何人。
看详学制伊川在,士子东南要一新。
朝退归来不坐衙,门当委巷尚嫌哗。
不知半舫斋前竹,何似平廷院里花。
清爱雨声时起听,蔫愁日色每教遮。
小轩清荫都非旧,说与西人却似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