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响水堡

塞水合流处,声喧十里繁。

乍闻堪动色,相对未能言。

束峡鼋鼍怒,惊涛日月翻。

祗应阻边马,不得入中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过响水堡》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塞外响水堡的壮丽景象与独特氛围。

首句“塞水合流处”,开篇即点明地点,暗示这里是一片边疆之地,水流汇聚之处往往蕴含着自然的雄浑与力量。接着,“声喧十里繁”一句,以声音的宏大来衬托环境的辽阔与生机,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潺潺流水声,以及那十里之内,万物生长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充满活力的画面。

“乍闻堪动色,相对未能言”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初听这响水之声,便足以让人心神激荡,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的震撼与感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声音的震撼与语言的无力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自然之美超越言语所能描述的境界。

接下来的“束峡鼋鼍怒,惊涛日月翻”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水流在狭窄峡谷中奔腾的壮观景象。鼋鼍,古代传说中的水兽,这里用来形容水流的汹涌与力量。日月翻,形象地表现了水流之大,以至于仿佛连日月都为之倒转,展现出水势的惊人与浩瀚。

最后,“祗应阻边马,不得入中原”一句,既是对前文景物描写的总结,也暗含了对边疆之地的特殊意义的思考。这句话意味着,尽管这里的景色如此壮美,但因为地理或历史的原因,它似乎与中原地区有着某种隔阂,无法轻易跨越,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

整体而言,《过响水堡》通过对塞外响水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边疆之地的深沉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边疆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

世事浑无补,归心祗昼眠。

飞来何处雨,一洗汉山川。

海宇丰登日,宰臣罢去年。

单于犹未歇,谁为勒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答王少参见怀

我岂扬云侣,君同王粲贤。

愤时应仗酒,投老是何年。

扰扰干戈地,凄凄雨雪天。

不堪客舍里,独诵鸟鸣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对山亭雪后

云带高峰好,况于雪后看。

澹烟飘户牖,清景似江干。

塞远人稀到,亭孤岁自寒。

独愁防戍者,犹未解征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小天门

叠嶂回环处,桃源恐在兹。

云从马足起,藤向树头垂。

涧水喧迎客,岩花笑索诗。

殷勤留姓字,记我独来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