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耕牛图为黄福少保之子题

春原过雨春日熙,春树连阴春草肥。

田家力耕贵及时,手挽牛兮肩负犁。

草香泉美牛步迟,农心汲汲应何为。

上恐公家赋税亏,下虑私门妻子饥。

吁嗟牛兮胡不知,宣和之初能念兹。

九重燕暇亲写之,骄奢一动万事隳,塞草黄沙千载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诗描绘了春雨过后的田园景象,春光明媚,树木葱郁,草木茂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夫们抓紧春耕的场景,他们挽着牛,扛着犁,步履缓慢而充满决心。田间的草香和清泉增添了劳动的诗意,然而农夫们的内心却忧虑重重:上怕赋税增加,下担忧家庭生计。他们呼唤牛儿,似乎希望它们能理解农人的艰辛。

诗中提到宋徽宗在宣和初年尚能体恤民生,亲自关注耕牛图,这与眼前的现实形成对比。然而,后文暗示了历史的教训,一旦统治者变得骄奢,国家的繁荣便会瞬间崩溃,留下千年荒凉的景象。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赞美了农人的勤劳,也揭示了治国之道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51)

杨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许编修归省

秋风萧瑟天气凉,梧桐落叶鸿雁翔。

词林有客思故乡,双亲寿考俱在堂。

满头白发明秋霜,久矣离别各一方。

白云飘飘日飞扬,欲往从之道路长。

朝回几度心彷徨,东山岌嶪恒在望。

九重恳恳陈封章,拜恩归去喜莫量。

举桂棹兮理兰桨,锦衣白昼生辉光。

到家正是篱菊芳,亲虽已老身尚强。

乌纱珠翟相焜煌,挝钟考鼓献寿觞。

?祝千岁犹未央,人生此乐应不常。

于乎人生此乐应不常,圣恩广大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夏仲昭主事归省

青年射策成名早,文采风流出人表。

校书閒雅在銮坡,染翰优游趍凤沼。

扬历清华岁月多,九重天上沐恩波。

粉署初迁司考课,石渠还复预编摩。

从容退食无尘事,时写琅玕发清思。

风梢雨叶倏忽成,绰有湖州笔端意。

高堂慈母雪盈头,定省心劳不自由。

上疏喜承明诏许,束书便买江南舟。

难兄解组归未久,相见欣然复携手。

綵衣双舞寿筵前,此乐人间信稀有。

玉峰秀色似昆丘,乘兴还堪载酒游。

圣主恩深容暂去,乡园虽好莫淹留。

形式: 古风

题御史曹习古推篷清趣图

青年揽辔临三吴,清宵举棹经西湖。

西湖湖上月初出,推篷对月思林逋。

逋仙旧宅无人住,尚有寒梅千万树。

老干槎牙屈铁垂,嫩蕊参差雪花坠。

暗香细逐东风来,疏影横斜照绿苔。

夜深寒气沁肌骨,眼前清绝无纤埃。

湖边又似湘江曲,傍有千竿万竿竹。

密叶纷如金错刀,高枝森若琅玕玉。

云际何人吹玉笙,清音彷佛鸾凤声。

此君自昔重高节,乃与梅花同结盟。

须臾月落东方白,满眼犹馀霜雪色。

道逢四明一老翁,为拂生绡洒香墨。

笔力精妙意无穷,御史冰霜节操同。

朝回静坐一披玩,恍在西湖湘水东。

形式: 古风

送少卿沈民望归乡祭扫

云间自昔多才俊,二陆文章著西晋。

君家兄弟际明时,袖然并以能书进。

文皇在御涣纶音,双凤翩翩入翰林。

东观校书延誉盛,西清应制沐恩深。

从此超迁登要地,讲殿斋庐常入侍。

久官庶子辅青宫,新拜亚卿居棘寺。

四朝宠眷岂徒然,染翰今踰三十年。

曾奉圣言方逸少,还同笔谏效公权。

优诏初承拜双阙,先茔祭扫归心切。

祖筵群饯出都门,正是登高菊花节。

九峰松柏秋容老,到日游观展怀抱。

乡闾士子共追陪,见者争誇锦衣好。

我念平生故旧情,聊歌长句赠君行。

再三相嘱来须早,勉尽忠勤荅圣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