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作霖白发

白发有公道,古来人尽然。

我初未四十,霜雪已满颠。

黄子我同岁,比我还更贤。

时命未遇合,退藏非自捐。

不须悲晚景,不须怨苍天。

如君岂长贫,时主方御乾。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白头发自有它的规律,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我刚过四十不久,头上却已布满了白霜雪花。
黄君与我同年,他比我更加贤能。
命运还未遇到合适的时机,隐退并非自我放弃。
不必为晚年悲伤,也不必埋怨上天无常。
像您这样的人怎会永远贫穷?当权者正在掌舵国家。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白发。
公道:自然规律。
四十:古代四十岁被视为中年。
霜雪:比喻白发。
黄子:对同龄人的称呼。
更贤:更为贤能。
时命:命运。
遇合:际遇。
退藏:隐退。
捐:放弃。
晚景:晚年。
苍天:天空,引申为命运。
御乾:驾驭国家, 指掌权者。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黄作霖白发》。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时世的无奈,以及对于友人黄子(即黄作霖)相同境遇的感慨。

首句“白发有公道,古来人尽然”表明白发是自然规律,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会经历。接着,“我初未四十,霜雪已满颠”则是诗人自述,自己尚未到达中年便已经两鬓斑白,这种早衰的境遇让人感慨。

“黄子我同岁,比我还更贤”表明黄作霖与诗人同龄,但黄子更加贤能,可能在道德或才华上有过人之处。紧接着,“时命未遇合,退藏非自捐”则是说两人都因为时运不济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际遇和位置,不是自己主动选择隐居。

最后两句“不须悲晚景,不须怨苍天。如君岂长贫,时主方御乾。”表达了诗人对黄作霖的安慰之意,即不要因为年老而感到悲哀,也不必怨恨上天。像黄子这样的人才,是不会永远处于贫困之中的,因为当今圣明的君主正在执掌乾坤,总有一天会发现并重用你们这些有才能之人。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共鸣,以及对时世的无奈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某种希望的寄托。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三)

我暂出山去,常忧蕙帐空。

闻君东山乐,爱君古人风。

日暮君不来,碧云蔽高穹。

凌晨戒僮仆,驾言将徂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五)

云气满户庭,岚光入窗牖。

是中有佳处,不出吾座右。

迩来独何事,未免踆踆走。

三读寄佳篇,临风嗟叹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二)

野外少过从,出门欲何向。

所幸得夫君,相与乐闲旷。

年来既倦游,老去那病忘。

且复对酒樽,尚须时一访。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其一)

读书想前人,往往得师友。

每爱钓渭滨,颇喜耕谷口。

夫岂与世违,甘心卧岩薮。

升沉自有时,此意君知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