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上谪居(其二)

迹忝词林旧,官为郎署卑。

同群甘鸟兽,苟禄为妻儿。

未有一事立,空惊双鬓衰。

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愧居词坛老手行列,官职仅是低微的郎官。
混迹于群体中甘愿如鸟兽,只求微薄俸禄养家糊口。
一事无成空叹息,双鬓已惊现白发。
唯有文集中,能增添些贬谪官员的诗篇。

注释

迹忝:愧居。
词林:诗词文坛。
官:官职。
郎署:郎官署。
卑:低微。
同群:混迹于群体。
甘鸟兽:甘愿如禽兽一般。
苟禄:勉强维持生计。
妻儿:妻子和孩子。
未有一事立:一事无成。
空惊:空自惊觉。
双鬓衰:双鬓斑白。
唯怜:只有怜惜。
文集:文集。
谪官诗:被贬谪官员的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滁上谪居(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遭受贬官之苦,而流放到滁州的情怀和感慨。

“迹忝词林旧,官为郎署卑。”诗人自叹自己的文学才能在朝廷中早已为人所知,但现在却被贬官,地位低微,如同那些甘愿与鸟兽为伍的人们,只求能够得到安稳的生活,以便于妻儿。

“苟禄为妻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关心和责任,无论遭遇什么不幸,都希望能够给家人的生活带来一些好转。

“未有一事立,空惊双鬓衰。”这一句则是说诗人在贬官后,并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却因为白发而感到惊讶和无奈。双鬓早衰,是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待人的感慨。

“唯怜文集里,添得谪官诗。”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遭遇贬黜,但依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在他的文集中,又增添了一首关于被贬官的诗篇。这里所谓的“唯怜”,是对自己命运的哀愍,也是在文学创作中寻找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挫折时的复杂情感和坚守文学理想的决心。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滁州官舍(其二)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绕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馀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滁州官舍(其一)

忽从天上谪人间,知向山州住几年。

俸外不教收果实,公馀多爱入林泉。

朝簪未解虽妨道,宦路无机即是禅。

铃阁悄然私自问,郡斋何异玉堂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寿宁寺阁

乘兴登虚阁,披襟一望间。

圣朝新日月,亡国旧江山。

柱隔晴虹断,檐喧夕鸟还。

归衙不辞晚,吟思白云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郡南楼望山感而有作

西接蓝田东武关,有唐名郡数商颜。

二千石尽非吾道,一百年来负此山。

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

唯供迁客风骚兴,醉望吟看不暂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