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道中

乱山深嶂入龙舒,觅句常骑秃尾驴。

多少风光描不得,郭公声里麦黄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舒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乱山深嶂入龙舒”,以“乱山”和“深嶂”勾勒出山峦起伏、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深而神秘的自然世界。“入龙舒”则暗示着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充满传说的地方,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次句“觅句常骑秃尾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找灵感的情景。他骑着一头毛发稀疏的驴子,似乎在山间小径上漫步,用心感受每一处风景,寻找可以入诗的意象。这种生活化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第三句“多少风光描不得”,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时的感慨。尽管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仍然有许多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的美景。这句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语言局限性的反思。

最后一句“郭公声里麦黄初”,以“郭公声”作为背景音符,进一步渲染了诗境的宁静与和谐。郭公,即布谷鸟,其叫声悠长而富有节奏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此时,麦田里的麦穗开始泛黄,预示着丰收的到来。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学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

王道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昭君小像

淡淡春衫恰称身,不从胭脂见精神。

当年一曲琵琶泪,犹为吾宗惜此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宿冶父寺

一径入翠微,泉声下古壑。

高峰若崩云,密树噪寒鹊。

我来秋已深,松涛翻殿阁。

不知明月生,但觉霜华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顾麟士先生读书处

海内知名士,文章孰与齐。

讲堂无白鹿,书室剩青藜。

地僻花偏发,林深鸟乱啼。

传家看后俊,一卷逐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剑池

何年欧冶炼金处,此地犹留铸剑池。

雷电半山愁鬼魅,风云千载走龙螭。

寒凌碧汉横霜气,清浴晴岚澈水涯。

且喜太平兵甲静,宝光宵逐斗牛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