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不倾攲即易开,若添人迹便尘埃。
神龙岂为含幽阻,只要红尘不到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谒龙潭》。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尘世喧嚣的排斥。
“路不倾攲即易开,若添人迹便尘埃。” 这两句描述了一条小路,如果没有过多的人走动,它就能保持原有的宁静和清洁。一旦有人踏足,这份宁静就会被打破,路上也会扬起尘土。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神龙岂为含幽阻,只要红尘不到来。” 这两句中的“神龙”通常象征着隐逸之士或仙境,此处可能指代诗人自己。诗人表达的是,即使是神龙这样的存在,也不愿被世间的喧嚣打扰,只要能够远离那些红尘(比喻世俗纷争和烦恼),就心满意足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心境。这种情感和理念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物欲横流、社会喧嚣的反思和逃避。
不详
汗肩担上碧参差,阳脉初兴趁嫩移。
山路莫辞行力远,清风随步不相离。
伶俜族绪不堪论,兄弟相持老仅存。
方信有生同造化,君恩犹得贲丘园。
顽石连卷裹绿苔,人传桑苧手亲开。
谁言天地无情物,却解殷勤唤客来。
塞外风烟能记否,天涯沦落自心知。
眼中风物参差是,只欠江州司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