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次马祥寺,值方山人至,共酌稼场》。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马祥寺相聚饮酒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入各有愁城,能攻仗酒兵”以“愁城”比喻内心的忧愁,而“酒兵”则象征借酒消愁的行为,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或战争中的困难时,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内心痛苦的心态。接下来,“关山一片月,游子十年情”两句,运用了月夜关山的壮丽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长期在外征战的岁月。
“未遂终军志,徒为班固征”两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终军志),却只能像班固一样,为了国家四处征战,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最后,“相逢且潦倒,天地自虚盈”则以豁达的态度,表示即使在困境中相逢,也要珍惜眼前,相信天地间自有其广阔和丰盈之处,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