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十年荼毒悲闽徼,壬戌扬旌岊水湄。

剑倚秋风平剧垒,帆悬涨海聚新夷。

翻思往日同盟地,何似中流击楫时!

报国志酬民恨雪,艰虞此意更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名为《纪事》。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

首联“十年荼毒悲闽徼,壬戌扬旌岊水湄”描绘了过去十年间,福建地区遭受倭寇侵扰的悲惨景象,壬戌年(1572年)在岊水边举起了抵抗的旗帜,表达了对那段艰难岁月的深切哀悼。

颔联“剑倚秋风平剧垒,帆悬涨海聚新夷”则展现了戚继光及其部下英勇作战的场景。他们倚仗着秋风,平定了敌人的据点;战船高悬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聚集了新的力量,象征着抗倭斗争的坚定决心与胜利。

颈联“翻思往日同盟地,何似中流击楫时!”转而思考起往昔与盟友共赴战场的情景,对比之下,似乎更加怀念那在激流中奋力划桨、共同战斗的日子,表达了对过去团结合作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尾联“报国志酬民恨雪,艰虞此意更谁知?”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为民除害的决心,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坚持这一信念的勇气。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无人理解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热切期盼,展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位爱国将领的高尚情操和坚定意志。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游雁山集景

雁山秋杪一探奇,素练千寻下雁池。

仙掌芙蓉当客耸,石梁盂钵为谁遗?

岩高月挂观音镜,洞古云生罗汉衣。

施雨神龙归太速,尚余鼻水滴清漪。

形式: 七言律诗

宜曛洞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振衣台

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

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动里。

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

中有千丈表,乘之临玉虚。

拂袖惊长风,浩歌空九衢。

飘摇揖王母,如闻琼佩琚。

幽人保元命,义士轻其躯。

雉飞不逾阜,鹏抟九万余。

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尘区。

形式: 古风

暮春舟中

疏雨同春尽,轻帆并鹜飞。

柳深黄鸟乐,莎暖白鱼肥。

物候惊新转,尘踪恨昨非。

江涛渺无际,端坐对晴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