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荆

侯嬴夷门白发翁,荆轲易水奇节士。

偶邀礼数车上足,暂饱腥膻馆中侈。

师回拔剑不顾生,酒酣拂衣亦送死。

磊落高贤勿笑今,豢养倾人久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侯嬴是夷门的白发老者,荆轲则是易水边的奇特义士。
他偶然受邀,虽礼数周全,但只能在车中勉强充饥,馆中的生活却奢华而短暂。
当老师回来时,他拔剑决绝,不顾生死,即使酒醉也毅然赴死。
豪迈高尚的贤人,请不要嘲笑如今的我们,长久以来,我们都被豢养在这种环境中。

注释

侯嬴:指侯赢,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夷门看门人,以智谋和节操著称。
荆轲:战国刺客,以刺秦王秦舞阳闻名,易水送别时慷慨悲歌。
车上足:指侯赢被邀请乘车,待遇提升。
腥膻:形容食物粗劣或环境污浊。
馆中侈:指简陋的馆舍提供的奢侈待遇。
师回:指老师(指侯赢)归来。
拔剑不顾生:拔剑准备战斗,不顾生死。
磊落:形容人品光明磊落。
豢养:长期受人供养或控制。
倾人:使人倾倒,此处指控制或操纵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侯荆》,主要描绘了两个历史上著名的慷慨之士——战国时期的侯嬴和荆轲。诗人以侯嬴在夷门守信,年老仍坚守承诺,以及荆轲在易水表现出的英勇不屈为背景,展现了他们的高尚节操。

"侯嬴夷门白发翁",开篇即刻画侯嬴的形象,虽已年迈,但仍不失其人格魅力。"荆轲易水奇节士"则将荆轲在易水边的壮烈之举与侯嬴相提并论,赞美他们的侠义精神。

"偶邀礼数车上足,暂饱腥膻馆中侈",通过对比他们生活的简朴与宴会上的短暂奢华,凸显出他们对道义的坚守,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忘尊严。

"师回拔剑不顾生,酒酣拂衣亦送死",进一步描绘了侯嬴和荆轲在关键时刻的决绝,即使面临生死,也毫不犹豫地履行自己的承诺。

最后两句"磊落高贤勿笑今,豢养倾人久如此",是对后世的告诫,提醒人们不要嘲笑这些高尚的贤者,因为如今社会中的某些现象,长久以来都存在着类似的倾轧和不公。

整体来看,曾巩通过这首诗,既赞扬了侯嬴和荆轲的高尚品质,也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期待。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促促为物役

促促为物役,区区迫世情。

但嗟束缚急,未觉章绶荣。

奈此两鬓白,顾无一廛耕。

所求亦云几,脱粟与藜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南轩

木端青崖轩,惨澹寒日暮。

鸣鸠已安巢,飞鹊尚求树。

物情限与夺,兹理奚以据。

谅知巧者劳,岂得违所赋。

久无胸中忧,颇识书上趣。

圣贤虽山丘,相望心或庶。

形式: 古风

南湖行二首(其二)

东南溪水来何长,若耶清明宜靓妆。

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镜里。

春风来吹不生波,秀壁如奁四边起。

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求群白鸟映沙去,接翼黄鹂穿树飞。

我坐荒城苦卑湿,春至花开曾未知。

荡桨如从武陵入,千花百草使人迷。

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

家住横塘散时晚,分明笑语隔溪闻。

形式: 古风

南湖行二首(其一)

二月南湖春雨多,春风荡漾吹湖波。

著红少年里中出,百金市上裁轻罗。

插花步步行看影,手中掉旅唱吴歌。

放船纵棹鼓声促,蛟龙擘水争驰逐。

倏亲忽远谁可追,朝在西城暮南溪。

夺标得隽唯恐迟,雷轰电激使人迷。

红帘彩舫观者多,美人坐上扬双蛾。

断瓶取酒饮如水,盘中白笋兼青螺。

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