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翻译

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注释

身世:平生。
酒杯:借酒浇愁。
汉殿:刘邦,代指汉代宫阙;秦宫,秦始皇,代指秦朝宫阙。
梦入:梦境。
少年丛,当谓英雄年少种种。
歌舞:身世。
误:没有。
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
多指风。
代指身世悲凉。

鉴赏

这首《浪淘沙令·山寺夜半闻钟》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它以饮酒和梦境为载体,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词人借酒浇愁,感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一切功名利禄都显得虚无缥缈。"古来三五个英雄",他提及英雄人物,暗示自己虽有壮志,却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通过描绘风雨中的古代宫殿,象征着历史的变迁,曾经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词人将现实与梦境交织,"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回忆起年少时的繁华与欢乐,与眼前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老僧夜半误鸣钟",这一句引入了山寺的钟声,打断了词人的梦境,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突兀转变。"惊起西窗眠不得",写出了词人被惊醒后的无奈和失眠,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内心的不平静。

"卷地西风"收束全篇,既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又暗含词人内心如秋风般萧瑟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个人经历与历史沉浮相结合,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历史感怀和个人命运的苍凉感慨。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其二)赋虞美人草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破阵子(其一)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破阵子(其一)赠行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形式: 词牌: 破阵子

破阵子.赵晋臣敷文幼女县主觅词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

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娇更迟。

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

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形式: 词牌: 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