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霅川长江图(其一)

弋罢棹歌回,斜阳映衰柳。

何处最秋多,湘南断矶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江面上渔舟唱晚,斜阳映照衰柳的画面。诗人通过“弋罢棹歌回”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渔民劳作后的归家情景,渔舟上的歌声与夕阳的余晖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斜阳映衰柳”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氛围,衰柳在夕阳的照射下更显苍凉,增添了几分悲秋的情绪。

“何处最秋多,湘南断矶口。”这两句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湘南之地,断矶口处,似乎成为了秋天最为浓郁的地方。这里的“秋多”,不仅仅是季节的描述,更是情感的寄托,暗示着诗人对秋天特有的哀愁和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秋日江景图。

收录诗词(3)

黄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江霅川长江图(其二)

飞雁带秋来,汀芦风夕响。

曾恐钓违时,扁舟送潮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画马

白马被朱鞯,牵来过御前。

忆曾何处见,金水小桥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东山寺题楼壁

白云几曾散,却作一楼贮。

明月夜夜来,无人敢携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送别图

何处瞻衡宇,西江烟水村。

彭郎矶上月,送汝到柴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