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诗八首(其六)

有木名水柽,远望青童童。

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

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

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

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

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一种树名叫水柽,远远望去,一片青翠茂盛。
它的根茎并不坚硬挺拔,枝叶却繁密丛生。
叶子颜色如同柏树,纹理像松树一样裂开。
因为与松柏相似,所以被列入了美好的树木之中。
树枝脆弱经不起雪压,树势高耸常常害怕风来。
雪压低了它又会挺立起来,风吹过它则随风东西摇摆。
它的柔美芬芳胜过杨柳,落叶时间却比梧桐更早。
只有一点值得赞赏,那就是它的中心没有蛀虫侵扰。

注释

水柽:一种树木,学名柽柳,又称红柳。
青童童:形容树木茂盛,一片青翠。
蒙笼:形容枝叶繁茂,遮盖密集。
彩翠:形容叶子鲜艳的翠绿色。
鳞皴:形容树皮裂纹像鱼鳞一样。
嘉树:好树,优良的树木。
不胜雪:承受不住雪的重量。
柔芳:柔和的香气。
早落:早于其他树木落叶。
蠹虫:蛀蚀木质的昆虫,这里象征破坏或腐蚀的事物。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树木的诗歌,通过对比和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了作者对于某种品质或境况的赞美。诗中的“水柽”是指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树木,这里用它作为主体进行描绘。

首先,“远望青童童”透露出诗人对这棵树从远处观察时所感受到的景象,给予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接着,“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则描写了树木的外在特征,它没有坚硬直立的根系和枝条,而是柔弱且被繁茂的叶子覆盖。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通过与常见刚健植物柏树、松树的对比,来强调这棵水柽树的颜色和质感,它虽然柔软却也有着坚韧的一面。紧接着,“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表明诗人认为它虽与众不同,但依然值得赞赏,是一类美好的树木。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则透露了这棵树因为自身的脆弱,在自然界中是多么的无助,它承受不了重量的雪,也害怕被强风所摧毁。接下来的“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描绘了它在大自然中的挣扎与颠簸。

最后,“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通过比较,这棵树的美丽和脆弱超越了常见的杨柳,而它的花瓣也比梧桐更早地凋零。诗末“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则表达了这棵树虽然柔弱,但它纯洁无瑕,没有任何污点。

整首诗通过对水柽树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柔美而坚韧、脆弱而又纯净的形象,这可能是作者对于某一种人格特质或生活态度的一种隐喻。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有木诗八首(其七)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形式: 古风

有木诗八首(其八)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

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

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形式: 古风

有感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

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有感三首(其一)

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

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

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

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

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

悲哉可奈何,举世皆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