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舍偶题

习懒身无用,幽偏性所欣。

校书随马队,临帖爱鹅群。

公子悲春草,佳人隔暮云。

北山归计决,未信有移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懒散的生活使我无所事事,偏僻的地方却让我心生欢喜。
研读书籍时常常跟随马队出行,临摹字帖时则喜欢鹅群相伴。
公子为春天的草木凋零而感伤,美人却被暮霭阻隔在远方。
我已决定回归北山,不相信会有改变心意的文书到来。

注释

习懒:懒散。
身无用:无所事事。
幽偏:偏僻。
性所欣:心生欢喜。
校书:研读书籍。
随马队:跟随马队出行。
临帖:临摹字帖。
爱鹅群:喜欢鹅群。
公子:指贵族青年。
悲春草:感伤春天草木凋零。
佳人:美人。
隔暮云:被暮霭阻隔。
北山:代指隐居之地。
归计决:决定回归。
移文:改变心意的文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献可的《寓舍偶题》,描绘了作者在寓所中的闲适生活和内心情感。首句“习懒身无用”表达了诗人对懒散生活的自嘲,认为自己的懒散已经失去了实际用途。接着,“幽偏性所欣”则揭示了他享受孤独与偏僻环境的心境,这是他的天性所喜欢的。

“校书随马队,临帖爱鹅群”通过写校对书籍时跟随马队的场景和对鹅群临摹字帖的喜爱,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这两句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生活的雅趣。

后两句“公子悲春草,佳人隔暮云”借景抒情,以公子对春草的感慨象征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佳人被暮云阻隔,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北山归计决,未信有移文”表达出诗人已下定决心回归自然,回到北山的决心,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又有些许不确定是否会被卷入人事纷争(“未信有移文”暗指官场文书的牵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生活琐事为线索,寓言深意,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志向。

收录诗词(5)

潘献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居

竹院秋逾静,柴门昼不开。

病先携老去,懒渐逐衰来。

莫遣新缘结,都将旧念灰。

川鱼与云鸟,从此莫惊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南乡子

十日后重阳。甘菊阶前满意黄。

生日无钱留贺客,何妨。尚有儿曹理寿觞。

双鬓已沧浪。休问金门与玉堂。

二仲相期三径在,徜徉。何用功成似子房。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题忠悯公送婿邢得昭归婺女诗后

胡谪亦由广帅,李还不出郴阳。

相慨冰清在纸,至今遗墨犹香。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庆江检详太夫人(其七)

吉文江口到临川,半是康衢半是船。

泛绿依红春正好,鱼轩来往綵衣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