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相楼

卢杞奸邪四海忧,相君邦国自同休。

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南来江上州。

百尺楼高瞻故国,九华山色倚晴眸。

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卢杞的奸诈让天下人都忧虑,宰相的国家命运与他息息相关。
他手持符节离开京城,前往南方担任州府长官。
站在百尺高楼远望故乡,晴空下九华山色尽收眼底。
坚信正直之道会流传万世,杜牧的文章更是千古佳作。

注释

卢杞:指卢杞,唐朝奸臣。
奸邪:邪恶狡诈。
四海:天下各地。
忧:担忧。
相君:指宰相。
邦国:国家。
自同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分符:古代帝王授予官员符节,象征权力。
朝去:离开朝廷。
云中阙:代指皇宫。
开府:古代高级官员设立府署。
南来:从北方来到南方。
江上州:长江沿岸的州府。
百尺楼:形容极高之楼。
故国:故乡。
九华山色:九华山的景色。
倚:依靠,映衬。
晴眸:晴朗的双眼,形容视野开阔。
直道:正直的道路,比喻公正之道。
传千古:流传千秋万代。
杜牧:唐代诗人。
文章:这里指诗文。
在上头:超越,居于前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虑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卢杞奸邪四海忧"一句,提及了历史上的奸臣卢杞,暗示着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苦难,这里的“四海”指代的是整个国家,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相君邦国自同休”则是说与君主共享国事的重任,从而也是一种深刻的忧虑。

"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南来江上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京城到达南方某州的旅途情景。"分符"意味着官吏的调动,而"云中阙"则是对远离京城的描述,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而开府指的是设立政府机构,这里的“江上州”则让人想象到一幅水乡风光图。

"百尺楼高瞻故国,九华山色倚晴眸"两句,则是诗人登高望远,对故土的深情留恋。“百尺楼高”表达了诗人眺望的高度,而“瞻故国”则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九华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之地,这里的"倚晴眸"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两句"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则是对诗人杜牧才华的赞誉。"定知"表明了诗人的坚信,而“直道”指的是正直无私的品格与文学风格。"传千古"意味着这种精神将流传久远。而最后一句,则直接点出了杜牧文章的高超,显示出诗人对前贤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文学传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2)

王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山

半岭风吹草木香,落阶花雨送春忙。

从师远借云庵卧,还我平生午枕凉。

莲社缁黄常得伴,鹿门妻子亦相将。

化身欲似河东柳,更向山头望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管圣浩蒲川归隐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

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

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全州捲烟阁

长江萦村若练带,晴岫插天如画屏。

山青水秀两奇绝,道人对此开禅扃。

红尘一点飞不到,举手高可摩天星。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句(其二)

春渍苔纹沿石塔,月含松韵杂琴声。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