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绣图

短屏小鸭眠枯苇,徘徊略住西风指。

佳人手閒心不閒,肠断吴江烟水寒。

凄凄空庭晚苔湿,冷篆青烟半丝直。

卷帘寂寞满天秋,惟见孤楠一株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首句“短屏小鸭眠枯苇”,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日荒凉之景,小鸭在枯苇中安眠,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沉寂。接着,“徘徊略住西风指”一句,通过西风的轻拂,表现出一种动态美与静态美的结合,同时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佳人手閒心不閒”这一句,巧妙地将人物情感融入画面之中,佳人虽看似闲适,但内心却波澜起伏,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紧接着,“肠断吴江烟水寒”一句,直接抒发了佳人的思念之情,吴江的烟水寒意仿佛是她心中无法言说的忧伤,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或相思之苦。

下半部分,“凄凄空庭晚苔湿,冷篆青烟半丝直”描绘了一个更加凄清的夜晚景象,空旷的庭院中,苔藓在湿润的空气中显得格外苍翠,青烟袅袅升起,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寒冷。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加深了诗中人物情感的表达。

最后,“卷帘寂寞满天秋,惟见孤楠一株碧”以卷起窗帘的瞬间,展现出秋天的满目萧瑟,只有那株孤独的楠树在秋色中保持着一抹绿意,成为画面中唯一的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物心境的一种映射,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与寂寞中,仍有一份坚持与希望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情感的细腻表达,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艺术氛围,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送罗君

举首黄龙山色青,琤琤乾叶坠寒林。

门首平塘泊鸥鹭,吾与若曹都眼明。

海会幽铭掩清汉,云岩丰碑掣奔电。

一瓯花乳一炉烟,投地起来俱不见。

形式: 古风

送张监税归去来歌

君不见义熙元年陶彭泽,偶缠秃绶称长官,俄飏轻舟作归客。

萧萧五十年,衮衮八十日。

县令虽为百里君,不似斜川临流玩泉石。

公田虽收半顷税,不似东皋种禾满阡陌。

后园之柳为我贮清阴,东篱之菊为我发佳色。

浊醪妙理汝不知,素琴真趣吾能识。

陶隐君,张公子。

千二百年同一轨,丈夫意气当如此。

亦不挂冠神武门,亦不还笏蓬莱陛。

尽展平生履历书,凌乱云烟飞满纸。

归去来,归去来,二君觉处真奇哉。

孔宾半夜呼将去,李愿终身唤不回。

子休矣,子休矣,取舍行藏都在己,一往一来聊尔耳。

人生起灭半天云,世事浮沉一江水。

腰间带,不须束,头上巾,还可漉。

南山荷锄夕露晞,北窗支枕凉风足。

酒具遮留栗里墟,篮舆轻适庐山隅。

行将过,且踌躇。

溪山云月无今古,试访渊明旧隐居。

形式: 古风

送赵师耳

东风吹了落花天,芍药酴醾晚更妍。

典衣换酒正吾事,不辞颠倒春风前。

胡为便作轻离别,再拜忽成千里隔。

东君怜我太萧条,啼损黄鹂留不得。

我欲拖筇随马尾,饱看庐陵好山水。

自怜憔悴缚江干,去住未能随意耳。

形式: 古风

赠黄君

君见雪山谭晦庵,晦庵南北隔山川。

有命归来如二老,不然隐去自三贤。

晦庵今年登五十,鬓华未改目光力。

徘徊吴楚已多年,晦庵不急苍生急。

君行车马衣冠衢,亦有晦庵相似无。

君臣庆会第一格,晦庵何日何时须。

横渠虽没尚可作,平生此事喜商略。

君当长跪问横渠,子细平章句教错。

大江朔风多涌波,上江下江且婆娑。

古时贤士一时有,奈此庚辛甲乙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