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经颂.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方等经,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不需要执着于繁琐的佛法经典,理解事物的根本道理,明白善恶因果的关系。
当生命走到尽头,站在紫金台上的时候,会亲眼看到自己坐在那里。

注释

受持:执着、研读。
方等经:各种佛教经典。
第一义:事物最根本的道理。
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紫金台:象征死亡或涅槃的地方。
命终时:临终时刻。
自见:亲眼看见。
坐:此处指灵魂或意识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上品中生》中的片段。它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佛教的教义,强调理解佛法的"第一义"(即最根本的道理)和因果报应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不必受持方等经"表达出修行并非单纯依赖经典背诵,而是要深入理解佛法的核心。"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描绘了死后灵魂升入净土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佛教对于死后世界的设想,即修行者在生命结束时能见到自己坐在象征清净的紫金台上,体现了轮回观念和涅槃解脱的理想。整体而言,这首诗寓教于境,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十六观经颂.下品下生

有作五逆十恶业,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遇劝念弥陀,决定超生于彼土。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十六观经颂.下品中生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形式: 古风

十六观经颂.中品上生观第十五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