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第一江流荡画桡,虚传竞渡踏风潮。
五丝谁续庚寅命,双桨人过丁卯桥。
令节只今成寂寂,《怀沙》终古恨迢迢。
何如满泛菖蒲酒,快对金焦破泬寥。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在润州的景象与情感。首句“第一江流荡画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面上画船轻摇的美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节日氛围的场景。接着,“虚传竞渡踏风潮”一句,既是对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巧妙描述,也暗含了对现实与传说之间微妙差异的思考。
“五丝谁续庚寅命,双桨人过丁卯桥”这两句诗,通过“五丝”和“双桨”的意象,不仅反映了端午节挂艾草、佩香囊的传统习俗,还蕴含了对生命延续和时间流转的感慨。“庚寅命”和“丁卯桥”则是具体的年份和地点,象征着特定历史时刻的情感寄托。
“令节只今成寂寂,《怀沙》终古恨迢迢”两句,将节日的热闹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引出了对屈原《怀沙》这一经典作品中深沉情感的联想,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永恒情感的追思。
最后,“何如满泛菖蒲酒,快对金焦破泬寥”则以一种洒脱的态度,建议人们在端午佳节之际,不妨举杯共饮菖蒲酒,面对自然美景,享受生活的美好,以此来化解心中的愁绪,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不详
带水难同李郭舟,鹪鹩枝上总勾留。
新诗似锦惟缄恨,春梦如云半结愁。
马剪焦毛嘶紫陌,鹤盘瘦影叫沧洲。
天空地阔容疏放,只有吾曹气味投。
燕山九月即飞雪,玄冬寒气更栗烈。
河西冰胶午不开,山头冻雀眼流血。
荒城日暮少人行,茅檐几处炊烟绝。
云黯风饕日色黄,槎丫老树重阴结。
朱门贵客孤白裘,拥炉酌酒罗珍羞。
谁怜路有冻死骨,旬日委弃无人收。
况闻淮南罹水患,十家八九趋他县。
穷途无食给饔飧,那有兼衣御霜霰。
昔年杜老忧民艰,愿得广厦千万间。
而今寒士流离转沟渎,虽有万间知不足。
一年两度涉淮黄,扰扰缁尘染素裳。
衰柳共怜残鬓短,闲云应笑客程忙。
南归无分吟风月,北去先愁饱雪霜。
孤负故园丛菊好,不知今日是重阳。
五代兴亡一梦中,射潮江浒想英雄。
锦衣木石沾恩幸,铁券山河誓始终。
凤舞龙飞形胜在,虎符玉节霸图空。
花开陌上年年好,无复行人指故宫。